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页 |
·常见吸附剂 | 第11-13页 |
·活性炭吸附剂 | 第12页 |
·树脂类吸附剂 | 第12页 |
·壳聚糖类吸附剂 | 第12-13页 |
·无机矿物质吸附剂 | 第13页 |
·沸石 | 第13-17页 |
·天然沸石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4页 |
·沸石的改性方法 | 第14-15页 |
·沸石在内分泌干扰物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内分泌干扰物 | 第17-20页 |
·双酚 A 的来源及其危害 | 第17-18页 |
·呋喃丹的来源及其危害 | 第18页 |
·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吸附理论和模型 | 第20-22页 |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20页 |
·动边界模型 | 第20页 |
·吸附等温模型 | 第20-22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沸石的选择 | 第23页 |
·改性沸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3页 |
·沸石及改性沸石对水中双酚 A 和呋喃丹的去除性能研究 | 第23页 |
·改性沸石吸附双酚 A 和呋喃丹的机理研究 | 第23页 |
·水中常见离子对改性沸石吸附双酚 A 和呋喃丹的影响 | 第23页 |
·创新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8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天然沸石预处理 | 第26页 |
·改性沸石的制备 | 第26页 |
·正交实验法优选改性方法 | 第26页 |
·分析测试 | 第26-27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改性沸石吸附双酚 A 的研究 | 第28-47页 |
·改性沸石吸附双酚 A 的探讨研究 | 第28-36页 |
·原沸石吸附双酚 A | 第28页 |
·改性沸石的制备 | 第28页 |
·原沸石和改性沸石的表征 | 第28-31页 |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31-33页 |
·吸附等温实验 | 第33-34页 |
·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本节小结 | 第35-36页 |
·改性沸石吸附双酚 A 的系统研究 | 第36-47页 |
·正交实验法优选改性方法 | 第36-38页 |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38-39页 |
·吸附等温模型 | 第39-42页 |
·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本节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改性沸石吸附呋喃丹的探讨研究 | 第47-60页 |
·原沸石吸附双酚 A | 第47页 |
·正交实验法优选改性方法 | 第47-48页 |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48-50页 |
·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48-49页 |
·反应级数的确定 | 第49页 |
·吸附速率控制步骤的确定 | 第49-50页 |
·吸附等温模型 | 第50-54页 |
·Langmuir 和 Freundlich 吸附等温线 | 第50-53页 |
·D.R.吸附等温线 | 第53-54页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54页 |
·影响因素 | 第54-58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5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55-57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7页 |
·阳离子的影响 | 第57页 |
·阴离子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0-61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建议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