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LDPC 码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MIMO 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迭代接收技术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第2章 联合 MIMO-OFDM 技术研究 | 第17-31页 |
| ·MIMO 系统模型 | 第17-26页 |
| ·MIMO 系统信道模型 | 第17-19页 |
| ·MIMO 系统信道容量 | 第19-21页 |
| ·MIMO 信道的系统容量 | 第21-26页 |
| ·OFDM 技术原理 | 第26-28页 |
| ·OFDM 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 ·OFDM 的技术特点 | 第27-28页 |
| ·MIMO-OFDM 系统模型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LDPC-空时码联合迭代检测算法 | 第31-49页 |
| ·LDPC 码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 ·LDPC 码中的 SISO 迭代译码算法 | 第32-37页 |
| ·概率域 BP 译码 | 第32-35页 |
| ·对数域译码 | 第35页 |
| ·最小和译码(UMP BP-Based) | 第35-36页 |
| ·Normalized BP-Based 译码算法 | 第36-37页 |
| ·空时编码原理 | 第37-41页 |
| ·空时编码系统模型 | 第37-39页 |
| ·空时编码的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 ·空时码设计准则 | 第41页 |
| ·空时码中的 SISO 检测算法 | 第41-47页 |
| ·迫零检测 | 第42页 |
|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 第42-43页 |
| ·串行判决反馈检测 | 第43-45页 |
| ·迭代干扰消除检测 | 第45-47页 |
| ·LDPC-空时码迭代检测机制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基于 SISO 算法的 LDPC-MIMO-OFDM 系统研究 | 第49-61页 |
| ·系统仿真模型 | 第49-50页 |
| ·系统仿真界面 | 第50-51页 |
| ·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第51-60页 |
| ·码字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编码码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校验矩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译码迭代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OFDM 符号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发射天线数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接收天线数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 ·联合迭代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