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住宅抗震性能调查与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乡村住宅的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安排 | 第15-16页 |
2 山东乡村住宅抗震性能调查 | 第16-28页 |
·山东地区的地震带分布情况 | 第16-17页 |
·山东乡村住宅调查概况 | 第17-18页 |
·调查目的 | 第17页 |
·调查方式调查内容 | 第17-18页 |
·调查结果 | 第18-25页 |
·建筑材料及造价 | 第20-22页 |
·结构形式及特点 | 第22-25页 |
·乡村住宅抗震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提高乡村住宅抗震性能的建议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乡村住宅震害特征及建筑材料性能介绍 | 第28-38页 |
·砖砌体结构的震害形式 | 第28-29页 |
·墙体的破坏 | 第28-29页 |
·纵墙和横墙连接处的破坏 | 第29页 |
·其它部位的震害破坏形式 | 第29页 |
·震害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30-37页 |
·砌体的本构关系 | 第30-31页 |
·砌体结构的破坏准则 | 第31-34页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34-36页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乡村住宅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8-56页 |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38-39页 |
·ANSYS 软件介绍 | 第38-39页 |
·有限元建模思路 | 第39-41页 |
·砌体结构建模思路 | 第39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模思路 | 第39-40页 |
·单元类型选择 | 第40-41页 |
·结构动力分析方法 | 第41-44页 |
·动力分析的特性参数 | 第41-42页 |
·结构模态分析介绍 | 第42页 |
·反应谱分析原理 | 第42-44页 |
·砌体结构动力分析 | 第44-50页 |
·砌体结构模型建立 | 第44-46页 |
·分析过程 | 第46-47页 |
·动力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位移结果对比 | 第49-50页 |
·框架结构住宅的动力分析 | 第50-55页 |
·模型建立 | 第50-52页 |
·动力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乡村住宅弹塑性动力分析 | 第56-64页 |
·弹塑性分析理论概述 | 第56页 |
·本构模型 | 第56-57页 |
·屈服准则 | 第57-58页 |
·地震波的选择 | 第58-60页 |
·住宅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60-62页 |
·砌体结构弹塑性分析 | 第60-62页 |
·框架结构塑性分析结果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山东乡村地区砌体结构住宅改进技术研究 | 第64-76页 |
·砌体结构住宅存在不满足规范的地方 | 第64页 |
·乡村住宅改进方案设计 | 第64-67页 |
·墙体布局 | 第65页 |
·构造措施 | 第65-67页 |
·乡村住宅屋架改进设计 | 第67-71页 |
·乡村建筑屋架现状 | 第67-68页 |
·新型屋架结构的提出 | 第68页 |
·屋架的具体构造措施 | 第68-69页 |
·屋架受力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乡村建筑动力分析 | 第71-74页 |
·模型建立 | 第71-72页 |
·反应谱动力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 第86页 |
1 发表论文与已申请专利 | 第86页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