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土壤中氮素迁移转化的机理和特点 | 第14-15页 |
| ·土壤中氮素运移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第17-19页 |
|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 第18-19页 |
| ·蓄水坑灌法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室内试验设计与土壤水氮运移参数的确定 | 第24-36页 |
| ·蓄水单坑复水室内试验设计 | 第24-27页 |
| ·试验方案 | 第24页 |
| ·试验模型 | 第24-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 ·试验方法及具体步骤 | 第25-26页 |
| ·试验主要测试项目和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 第27-29页 |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28页 |
| ·非饱和土壤导水率 | 第28-29页 |
| ·土壤水扩散率 | 第29页 |
| ·土壤溶质运移参数 | 第29-36页 |
| ·水动力弥散系数 | 第30-32页 |
| ·硝化参数 | 第32页 |
| ·吸附参数 | 第32-34页 |
| ·反硝化参数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复水对蓄水单坑水氮运移研究现状 | 第36-60页 |
| ·蓄水单坑条件下复水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36-43页 |
| ·不同复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 ·不同复水时间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39-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蓄水单坑条件下复水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43-51页 |
| ·不同复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43-47页 |
| ·不同复水时间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47-51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蓄水单坑条件下复水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第51-60页 |
| ·不同复水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第51-55页 |
| ·不同复水时间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第55-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复水条件下蓄水单坑土壤水氮运移数值模拟与模型验证 | 第60-80页 |
| ·引言 | 第60-61页 |
| ·复水条件下蓄水单坑土壤水氮运移模型 | 第61-67页 |
| ·模型建立 | 第61页 |
| ·模型基本假设 | 第61页 |
| ·控制方程 | 第61-64页 |
| ·模型定解条件 | 第64-67页 |
| ·复水条件下蓄水单坑土壤水氮运移模型求解 | 第67-69页 |
| ·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的对比验证 | 第69-73页 |
| ·湿润锋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 第69-71页 |
| ·土壤含水率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 第71-73页 |
| ·土壤氮素运动模型的对比验证 | 第73-78页 |
| ·土壤硝态氮分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 第73-76页 |
| ·土壤铵态氮分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0-82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 ·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附录 | 第88页 |
| 1.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8页 |
| 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