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 ·国外养老保障理论 | 第15-16页 |
| ·国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32页 |
| ·相关概念 | 第21-28页 |
| ·失地农民 | 第21-25页 |
| ·社会保障 | 第25页 |
| ·养老保险 | 第25-27页 |
| ·城市化 | 第27-28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8页 |
|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 第28-29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9-30页 |
| ·社会公平比较理论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失地农民养老现状 | 第32-47页 |
| ·农民失地情况及对养老的影响 | 第33-38页 |
| ·失地农民现状 | 第33-35页 |
| ·失地对农民养老的影响 | 第35-38页 |
| ·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情况及其主导的养老模式 | 第38-46页 |
| ·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情况 | 第38-40页 |
| ·政府主导的养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40-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制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因素 | 第47-54页 |
|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 第47-48页 |
| ·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保障水平不高 | 第47页 |
| ·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补偿标准不符合市场规律 | 第47-48页 |
| ·法制不健全导致基金管理不善 | 第48页 |
| ·法制不健全导致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随意性强 | 第48页 |
| ·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及安置政策存在问题 | 第48-51页 |
| ·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问题 | 第48-50页 |
| ·补偿安置制度存在问题 | 第50-51页 |
| ·养老保障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 第51-53页 |
| ·农村养老保障与城市养老保险的差异 | 第51-52页 |
|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54-68页 |
|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第54-57页 |
| ·明确土地产权制度 | 第54页 |
|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 第54-55页 |
| ·改革土地补偿制度 | 第55-56页 |
| ·尝试土地股份制经营模式 | 第56-57页 |
| ·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 第57-58页 |
|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 第58-59页 |
| ·完善家庭养老及各种补充性养老 | 第59页 |
| ·发扬家庭养老的优良传统 | 第59页 |
|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 第59页 |
| ·强化商业保险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 | 第59-61页 |
| ·疏通商业保险进入社会养老保险领域的政策瓶颈 | 第60页 |
| ·健全社保基金的运作管理机制 | 第60页 |
| ·建立保险公司的退出机制 | 第60-61页 |
|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 第61-68页 |
| ·确定合理的参保范围 | 第61页 |
| ·强化政府责任 | 第61-62页 |
| ·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障基金体系 | 第62-63页 |
| ·建立城乡统一的费用缴纳标准 | 第63-64页 |
| ·完善法律监督机制 | 第64-68页 |
| 总结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