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士人政治品性研究--以西汉士人为主要案例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 海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2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 士人 | 第20-21页 |
2. 政治品性 | 第21-22页 |
四、研究思路、研究难点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2. 研究难点 | 第2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士人政治态度 | 第24-36页 |
一、对儒家学说的态度 | 第24-28页 |
1. 对孔儒之道拳拳服膺 | 第24-26页 |
2. 对儒学重要人物推崇有加 | 第26-28页 |
二、对君主政治的态度 | 第28-32页 |
1. 士人的主流都是尊君论者 | 第28-31页 |
2. 非君主而不反君权 | 第31-32页 |
三、对时政的态度 | 第32-36页 |
1. 对“无道”政治的批评 | 第32-35页 |
2. 对“有道”政治的称颂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士人政治价值观 | 第36-46页 |
一、士志于道 | 第36-42页 |
1. 忠孝观 | 第37-38页 |
2. 仁德观 | 第38-39页 |
3. 义利观 | 第39-40页 |
4. 礼的观念 | 第40-42页 |
二、“君子”理想 | 第42-46页 |
1. 君子是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承载者 | 第42-43页 |
2. 人治传统下的君子政治功能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士人政治信仰 | 第46-54页 |
一、儒学信仰 | 第46-48页 |
1. 儒学不是宗教 | 第46-47页 |
2. 儒学“万世亡弊” | 第47-48页 |
二、圣人崇拜 | 第48-50页 |
1. 圣人:理想的政治人格与道德人格 | 第48-49页 |
2. 学为圣人 | 第49-50页 |
三、“五经”崇拜 | 第50-54页 |
1. “五经”:圣人微言大义之所在 | 第50-52页 |
2. 经学思维定势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士人政治责任感 | 第54-63页 |
一、士以天下为己任 | 第54-57页 |
二、得君行道 | 第57-59页 |
三、清官情结 | 第59-63页 |
第六章 士人政治品性 | 第63-75页 |
一、基本取向 | 第63-69页 |
1. 甘为奴仆的政治心态 | 第63-65页 |
2. 权威人格突显 | 第65-67页 |
3. 官本位意识的彰显 | 第67-69页 |
二、反思与超越(代结语) | 第69-75页 |
1. 思想的钝化与主体性的缺失 | 第69-72页 |
2. 士人政治品性的现代转换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