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传子木偶戏考察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传子木偶的源流沿革 | 第12-16页 |
第二章 传子木偶的艺术形态 | 第16-28页 |
第一节 传子木偶的剧目 | 第16-23页 |
第二节 传子木偶的音乐 | 第23-26页 |
第三节 传子木偶的表演艺术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传子木偶剧本与清代章 回体小说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岳飞传》与《说岳全传》 | 第29-33页 |
第二节 《十二寡妇征西团圆吉庆》与《杨家将传》 | 第33-35页 |
第三节 《诛虎剑》与《争春园》 | 第35-40页 |
第四章 传子木偶的技术形态 | 第40-46页 |
第一节 传子木偶的规制与构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传子木偶的行当角色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传子木偶的戏棚及戏具 | 第43-46页 |
第五章 传子木偶的宗教化与世俗化 | 第46-56页 |
第一节 传子木偶的宗教特征 | 第46-52页 |
第二节 传子木偶之民俗礼仪 | 第52-56页 |
第六章 传子木偶的传承与保护 | 第56-62页 |
第一节 传子木偶的现状 | 第56-57页 |
第二节 传子木偶的传承与保护 | 第57-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