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 社区和社区治理的概念 | 第11-13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4-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 创新与难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城市化背景下的过渡型社区:宏观描述与个案考察 | 第18-25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及其特点 | 第18-19页 |
二、过渡型社区生成因素分析 | 第19-23页 |
(一) 过渡型社区生成的核心能动者——地方政府 | 第20-21页 |
(二) 过渡型社区生成的支撑要素——经济 | 第21-23页 |
(三) 过渡型社区的黏合剂——文化 | 第23页 |
三、过渡型社区的典型个案: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莲花社区 | 第23-25页 |
(一) 苏州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二) 娄葑镇基本情况 | 第24页 |
(三) 斜塘片莲花社区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过渡型社区的空间生成及其影响 | 第25-38页 |
一、过渡型社区的空间形态 | 第25-28页 |
(一) 过渡型社区的地理空间 | 第25-27页 |
(二) 过渡型社区的交往空间 | 第27-28页 |
二、隐藏在空间背后的两类居民及整合困境 | 第28-33页 |
(一) 过渡型社区中的两类居民 | 第28-29页 |
(二) 过渡型社区的整合困境 | 第29-33页 |
三、空间变换中的各方行动策略 | 第33-38页 |
(一) 事件描述 | 第34页 |
(二) 车库住人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三) 禁止“车库住人”的各方策略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过渡型社区的治理实质与困境 | 第38-47页 |
一、过渡型社区治理的实质:将社区建设成一个“容器” | 第38-40页 |
二、过渡型社区治理困境——社会资本匮乏 | 第40-47页 |
第四章 以治理转型应对过渡型社区的困境 | 第47-54页 |
一、治理转型——转变管理模式的浪潮 | 第47-48页 |
二、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48-51页 |
(一) 治理转型是过渡型社区走去困境的必然要求 | 第48-49页 |
(二) 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的可能性 | 第49-51页 |
三、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的目标取向 | 第51-54页 |
(一) 实现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的融合 | 第51-52页 |
(二) 建立新型组织体制与机制 | 第52页 |
(三) 实现公共服务的优化供给 | 第52-53页 |
(四) 建立高度发达的社会资本 | 第53-54页 |
第五章 走向包容性社区——过渡型社区的治理转型 | 第54-59页 |
一、治理转型视野下的包容性社区 | 第54-56页 |
二、在过渡型社区中建设包容性社区的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一) 完善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第56页 |
(二) 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在包容性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第56-57页 |
(三) 尊重社区居民意愿,服务社区居民 | 第57-58页 |
(四) 重建社区文化,再造社区精神 | 第58页 |
(五) 发展社区自治,促进社区参与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