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0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9页 |
| ·国内危险货物运输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2 气体类危险货物的性质及危害性分析 | 第20-26页 |
| ·气体类危险货物 | 第20-21页 |
| ·物理化学性质 | 第21页 |
| ·运输过程的危害性分析 | 第21-23页 |
| ·运输事故案例 | 第23-24页 |
| ·运输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 3 气体类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 第26-41页 |
| ·储罐 | 第26-27页 |
| ·装卸条件 | 第27-33页 |
| ·铁路作业线 | 第27-29页 |
| ·栈桥 | 第29页 |
| ·装卸鹤管 | 第29-30页 |
| ·输送管道 | 第30-31页 |
| ·压缩机 | 第31页 |
| ·泵 | 第31-32页 |
| ·轨道衡 | 第32-33页 |
| ·铁路货车 | 第33-35页 |
| ·安全防护条件 | 第35-41页 |
| ·安全检测及报警设备 | 第35页 |
| ·消防设施 | 第35-39页 |
| ·防雷设施 | 第39页 |
| ·防静电设施 | 第39-40页 |
| ·劳动防护设施 | 第40-41页 |
| 4 气体类危险货物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分析 | 第41-5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41页 |
| ·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2页 |
| ·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43页 |
| ·储罐 | 第43-44页 |
| ·铁路货车 | 第44-46页 |
| ·装卸作业线、存车线 | 第46-48页 |
| ·装卸设备 | 第48-50页 |
| ·货物周转时间 | 第50-51页 |
| ·调车机车 | 第51页 |
| ·气体类危险货物运输组织要求 | 第51-52页 |
| ·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能力 | 第52-55页 |
| ·货物存储能力 | 第53页 |
| ·货位能力 | 第53页 |
| ·装卸线能力 | 第53-54页 |
| ·货车运输能力 | 第54-55页 |
| 5 气体类危险货物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技术设备协调性评价 | 第55-60页 |
| ·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5-56页 |
| ·协调程度综合评价 | 第56-59页 |
| ·评价方法选择 | 第56-57页 |
|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第57页 |
| ·协调程度评价的算法步骤 | 第57-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6 气体类危险货物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能力研究——实例应用 | 第60-67页 |
| ·实例介绍 | 第60-61页 |
| ·专用铁路运输能力分析 | 第61页 |
| ·专用铁路设备协调性评价 | 第61-67页 |
| ·构建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 第61-62页 |
| ·构建判断矩阵 | 第62-64页 |
| ·权重计算 | 第64页 |
| ·建立评分准则 | 第64-65页 |
| ·计算综合分析结果 | 第65-67页 |
| 7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71-7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