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诗歌的空幻意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空幻意识的形成原因 | 第6-24页 |
(一) 传统情结的当代延续 | 第6-11页 |
(二) 意识形态的压抑与反叛 | 第11-17页 |
(三) 启蒙运动的挫折与历史的循环 | 第17-19页 |
(四) 西方现代诗歌的影响 | 第19-24页 |
1.现代主义诗歌艺术形式的催化作用 | 第20页 |
2.现代主义诗歌的"主体性" | 第20-22页 |
3.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此在世界" | 第22-24页 |
二、空幻意识的意义呈现 | 第24-48页 |
(一) 历史的空幻感:人性与生命感的缺失 | 第24-32页 |
(二) 现实的空幻感:存在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迷茫 | 第32-40页 |
(三) 未来的空幻感:理想与信仰的崩塌 | 第40-48页 |
三、空幻意识的精神形态 | 第48-57页 |
(一) 启蒙救赎论 | 第48-50页 |
(二) 审美与逍遥 | 第50-52页 |
(三) 反抗与绝望:自杀或疯癫 | 第52-57页 |
四、空幻意识的审美风格 | 第57-63页 |
(一) 沉重、悲愤的审美风格 | 第57-59页 |
(二) 忧郁、感伤的审美风格 | 第59-61页 |
(三) 戏噱、调侃的审美风格 | 第61-63页 |
五、结语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