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 ·前言 | 第12页 |
| ·碳酸丙烯酯的性质 | 第12-13页 |
| ·物理性质 | 第12-13页 |
| ·化学性质 | 第13页 |
| ·碳酸丙烯酯的合成工艺 | 第13-16页 |
| ·酯交换法 | 第13-14页 |
| ·氯丙醇法 | 第14页 |
| ·环氧丙烷环加成法 | 第14-15页 |
| ·二氧化碳与 1,2-丙二醇催化合成法 | 第15页 |
| ·尿素醇解法 | 第15-16页 |
| ·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 ·热力学数据计算 | 第16-18页 |
| ·反应途径及机理研究 | 第18-20页 |
| ·反应催化剂研究 | 第20-25页 |
| ·MnO_2催化剂在尿素醇解中的应用及载体的选择 | 第25-29页 |
| ·Mn 的特点 | 第25-26页 |
| ·MnO_2/γ-Al_2O_3和 MnO_2/SiO_2的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 ·钙钛矿的制备方法 | 第27-29页 |
| ·本工作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0-32页 |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2页 |
| ·产物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 ·定量分析 | 第32-34页 |
| ·定性分析 | 第34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4-36页 |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34页 |
| ·物相分析 | 第34-35页 |
| ·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 第35页 |
| ·表面酸碱度测试 | 第35-36页 |
| 第3章 锰源的筛选 | 第36-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 ·锰源的选取 | 第3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 ·MnOx 催化剂活性评价以及催化剂表征 | 第36-37页 |
| ·MnOx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MnO_2/γ-Al_2O_3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 | 第40-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 ·MnO_2/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 ·改性 MnO2/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 ·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4页 |
| ·MnO_2/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 第41-46页 |
| ·改性 MnO_2/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 第46页 |
| ·改性金属的筛选 | 第46-48页 |
|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 第48-52页 |
| ·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5章 MnO_2/SiO_2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 | 第56-6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6-57页 |
| ·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 ·负载方法的选择 | 第57-58页 |
| ·制备条件对 MnO_2/SiO_2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8-64页 |
| ·MnO_2/ZnO/SiO_2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第6章 LaMnO_3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 | 第68-82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71页 |
| ·LaMn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68-70页 |
|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 ABO_3催化剂 | 第70-71页 |
| ·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7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0页 |
| ·活性组分的筛选 | 第71-72页 |
| ·煅烧条件对 LaMnO_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72-77页 |
| ·LaMnO_3改性的研究 | 第77-80页 |
| ·小结 | 第80-82页 |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
| 附图 | 第92-98页 |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