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8-15页 |
1.古代文献研究 | 第8-12页 |
·历史沿革 | 第8-10页 |
·致病因素 | 第10-11页 |
·发病机制 | 第11-12页 |
2、现代医学研究 | 第12-15页 |
·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病理生理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第15-26页 |
1.病例选择 | 第15-17页 |
·病例来源 | 第15页 |
·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中医症状分级记分标准 | 第16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6-17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7页 |
·病例脱落标准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治疗分组 | 第17页 |
·治疗措施 | 第17-18页 |
·观察指标 | 第18页 |
·观察时间:3 个月 | 第18页 |
3.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页 |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第18页 |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页 |
4.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5.治疗结果 | 第19-21页 |
·总疗效分析 | 第19页 |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9页 |
·两组之间在症候积分轻重比较 | 第19页 |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第19-20页 |
·实验室指标的改善 | 第20页 |
·胰岛素相关指标的改善 | 第20页 |
·药物不良反应 | 第20-21页 |
6. 讨论 | 第21-26页 |
·气阴两虚为消渴发病的重要病机 | 第21页 |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人参白虎汤治疗消渴的方药分析 | 第22-24页 |
·人参白虎汤治疗消渴的现代研究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综述 | 第30-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发表论文 | 第37-41页 |
硕士学位说文摘要 | 第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