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密钥交换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IPSec安全协议 | 第12-18页 |
·IPSec安全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安全关联 | 第13-14页 |
·安全协议 | 第14-17页 |
·鉴别头(AH) | 第14-15页 |
·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 | 第15-17页 |
·本章总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IKE协议分析 | 第18-33页 |
·IKE协议描述使用符号说明 | 第18-19页 |
·IKE协议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 第19页 |
·SA阶段和模式 | 第19页 |
·完全向前保密PFS | 第19-20页 |
·认证方法 | 第20页 |
·IKE报文格式 | 第20-26页 |
·通用载荷头 | 第21页 |
·载荷类别及格式 | 第21-26页 |
·密钥生成 | 第26-27页 |
·第一阶段密钥生成 | 第26-27页 |
·第二阶段密钥交生成 | 第27页 |
·交换 | 第27-29页 |
·第一阶段交换 | 第27-28页 |
·第二阶段交换 | 第28-29页 |
·IKE的缺陷分析 | 第29-32页 |
·拒绝服务攻击 | 第29-30页 |
·中间人攻击 | 第30-31页 |
·身份保护 | 第31-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JFK协议分析与优化 | 第33-44页 |
·JFK协议描述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 第33-34页 |
·JFK协议分析 | 第34-37页 |
·JFK协议简述 | 第34页 |
·JFK设计目标 | 第34-35页 |
·JFKi协议分析 | 第35-37页 |
·JFKr协议分析 | 第37页 |
·JFK协议优化 | 第37-40页 |
·JFK协议优化思想 | 第37-38页 |
·JFKi协议优化 | 第38-40页 |
·JFKr协议优化 | 第40页 |
·优化的JFK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40-43页 |
·防止拒绝服务攻击 | 第40-41页 |
·完全向前保密(PFS) | 第41页 |
·可靠性保证 | 第41-42页 |
·中间人攻击 | 第42页 |
·身份保护 | 第42-43页 |
·本章总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形式化分析优化的JFK协议 | 第44-53页 |
·BAN类逻辑介绍 | 第44-46页 |
·BAN类逻辑推理过程介绍 | 第44页 |
·BAN类符号和扩展符号描述 | 第44-45页 |
·BAN类推理规则 | 第45-46页 |
·逻辑初始化JFK协议 | 第46-47页 |
·BAN类逻辑对未改进的JFK协议的分析 | 第47-50页 |
·协议目标形式化 | 第47-48页 |
·协议推导 | 第48-50页 |
·BAN类逻辑分析优化的JFK协议 | 第50-52页 |
·JFK协议目标 | 第50-51页 |
·JFK协议目标 | 第51-52页 |
·本章总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