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大学生村官内涵解读及其发展历程 | 第15-22页 |
·大学生村官内涵解读 | 第15-18页 |
·大学生村官的定义 | 第15页 |
·大学生村官的正确解读 | 第15-18页 |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自发探索阶段 | 第18-19页 |
·试验阶段 | 第19页 |
·全面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第3章 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的时代价值 | 第22-29页 |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其意义 | 第22-24页 |
·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 | 第24-26页 |
·新农村建设的观念需求 | 第24页 |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 | 第24-26页 |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价值 | 第26-29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及法规宣讲员 | 第26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市场供求信息员 | 第26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服务员 | 第26-27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党建工作辅导员 | 第27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纠纷调解员 | 第27-29页 |
第4章 高唐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发挥现状 | 第29-40页 |
·高唐县大学生村官总体情况 | 第29页 |
·高唐县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成效 | 第29-34页 |
·制度保障,强化大学生村官经常性管理 | 第30页 |
·积极引导,提升大学生村官综合能力 | 第30-31页 |
·激励约束,鼓励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 | 第31-32页 |
·亲情关爱,落实大学生村官人文关怀 | 第32页 |
·完善工作机制,注重大学生村官合理流动 | 第32-34页 |
·高唐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发挥现状分析 | 第34-37页 |
·转变角色,较好地履行了职责 | 第34-35页 |
·干事创业,增长了才干 | 第35-36页 |
·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 第36-37页 |
·高唐县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37-40页 |
·政策方面 | 第37-38页 |
·使用培养方面 | 第38-39页 |
·大学生村官自身方面 | 第39-40页 |
第5章 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国家政策方面 | 第40-41页 |
·立足农村实际,合理确定选聘的计划和条件 | 第40-41页 |
·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政策的延续性 | 第41页 |
·使用培养方面 | 第41-45页 |
·真情关怀,解除大学生村官后顾之忧 | 第41-42页 |
·多元培养,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 | 第42-43页 |
·搭建平台,推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 | 第43-44页 |
·完善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合理有序流动 | 第44-45页 |
·大学生村官自身方面 | 第45-47页 |
·提升公共政策解读能力 | 第45页 |
·夯实业务知识,掌握农村实用技术 | 第45页 |
·掌握工作方法技巧,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能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