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研究及借鉴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现存问题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侵权人的所获利益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合理许可使用费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第二章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 第18-31页 |
第一节 含义和适用 | 第20-25页 |
一、 实际损失之含义 | 第20-22页 |
二、 实际损失法之适用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考量因素 | 第25-30页 |
一、 因果关系 | 第26-29页 |
二、 竞争优势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侵权人的所获利益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含义和适用 | 第31-38页 |
一、 所获利益之含义 | 第31-34页 |
二、 侵权获益法之适用 | 第34-38页 |
第二节 考量因素 | 第38-44页 |
一、 分摊 | 第39-42页 |
二、 期间 | 第42-43页 |
三、 比较标准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合理许可使用费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含义和适用 | 第45-49页 |
一、 合理许可使用费之含义 | 第45-46页 |
二、 许可费法之适用 | 第46-49页 |
第二节 考量因素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完善 | 第51-54页 |
第一节 美国对我国的启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我国的完善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