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包被蛋氨酸对泌乳中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3-22页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2页 |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 | 第13页 |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 | 第13-15页 |
·反刍家畜限制性必需氨基酸的提出 | 第13-14页 |
·反刍家畜的限制性必需氨基酸 | 第14页 |
·反刍家畜限制性必需氨基酸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高产奶牛限制性氨基酸 | 第15页 |
·蛋氨酸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蛋氨酸的质量特性与标准 | 第15页 |
·蛋氨酸的代谢途径 | 第15-16页 |
·蛋氨酸的营养功能 | 第16页 |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和过瘤胃技术 | 第16-18页 |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的概念 | 第16页 |
·氨基酸的过瘤胃保护原理 | 第16-17页 |
·过瘤胃技术 | 第17页 |
·过瘤胃氨基酸保护效果的测定 | 第17-18页 |
·影响瘤胃保护性氨基酸添加效果的因素 | 第18-19页 |
·RPAA 的加工处理方法 | 第18页 |
·饲粮配合 | 第18页 |
·添加 RPAA 的种类 | 第18页 |
·家畜的生理阶段与生产水平(添加时期) | 第18页 |
·添加量 | 第18-19页 |
·RPAA 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奶牛的影响 | 第19页 |
·RPAA 对奶产量、乳蛋白含量及乳脂产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20页 |
·可减少氮排泄造成的环境污染 | 第20页 |
·促进肥育肉牛和羊毛生长 | 第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22-46页 |
试验一 不同包被蛋氨酸对营养物质消失率的影响 | 第22-2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5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和试验动物 | 第22-23页 |
·日粮组成和试验材料处理 | 第23-24页 |
·饲养管理及测定指标 | 第24页 |
·样本的采集和试验方法 | 第24页 |
·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7页 |
4 小结 | 第27-28页 |
试验二 包被蛋氨酸对泌乳中期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第28-3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和试验动物 | 第28页 |
·日粮组成和试验材料处理 | 第28页 |
·产奶量的记录和奶样的采集 | 第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试验三 包被蛋氨酸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34-3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和试验动物 | 第34页 |
·日粮组成和试验材料处理 | 第34页 |
·饲养管理及测定指标 | 第34页 |
·血样的采集 | 第34页 |
·血液样本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统计分析 | 第35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4 小结 | 第37-38页 |
试验四 包被蛋氨酸瘤胃降解试验 | 第38-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试验材料和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40-45页 |
3 讨论 | 第45页 |
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部分 论文总体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论文总体结论 | 第46页 |
·创新点 | 第46页 |
·研究展望和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