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化—序批式生物膜工艺处理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液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厨余垃圾的现状 | 第10-11页 |
| ·厌氧消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厌氧消化液的处理现状 | 第12-13页 |
| ·高浓度有机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化学混凝法 | 第13页 |
| ·吸附法 | 第13-14页 |
| ·氧化法 | 第14页 |
| ·膜分离法 | 第14页 |
| ·氨吹脱法 | 第14-15页 |
| ·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液的物化处理 | 第20-36页 |
| ·化学混凝处理 | 第20-24页 |
| ·混凝处理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 ·影响混凝的因素 | 第22-24页 |
| ·吸附处理 | 第24-28页 |
| ·吸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 第24-25页 |
| ·吸附原理 | 第25-26页 |
| ·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 ·活性炭吸附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 ·物理化学处理的实验 | 第28-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分析方法 | 第28页 |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8-29页 |
| ·混凝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 ·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 ·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与粉状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对比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序批式生物膜工艺 | 第36-58页 |
| ·SBBR法和传统的 SBR法的比较 | 第36-38页 |
| ·生物脱氮理论新认识 | 第38页 |
| ·生物脱氮理论 | 第38-39页 |
| ·生物脱氮新技术 | 第39-43页 |
| ·短程硝化反硝化 | 第39-40页 |
| ·同步硝化反硝化 | 第40页 |
| ·厌氧氨氧化 | 第40-41页 |
| ·好氧反氨化 | 第41页 |
| ·电极生物膜反硝化 | 第41-42页 |
| ·EM脱氮 | 第42页 |
| ·固定化微生物 | 第42-43页 |
| ·序批式生物膜工艺的实验 | 第43-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 ·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44页 |
| ·SBBR的处理工艺 | 第44-45页 |
| ·实验装置 | 第4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56页 |
| ·挂膜 | 第45-47页 |
| ·运行模式的确定 | 第47-51页 |
| ·影响SBBR硝化反硝化的主要因素 | 第51-56页 |
| ·出水水质指标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生物膜增长的动力学模型 | 第58-66页 |
| ·生物膜干重的测量方法 | 第58页 |
| ·生物膜净化机理 | 第58-59页 |
| ·生物膜增长动力学模型 | 第59-66页 |
| ·生物膜增长速率方程 | 第59-61页 |
| ·Capdeville生物膜增长动力学 | 第61-6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9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问题与建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