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集中效率抗辩程序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一、经营者集中 | 第12页 |
二、效率 | 第12-14页 |
三、效率抗辩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效率抗辩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5-18页 |
一、美国从无到谨慎承认 | 第15-17页 |
二、欧盟从苛刻到合理考虑 | 第17-18页 |
三、小结 | 第18页 |
第三节 效率抗辩的价值及适用条件 | 第18-24页 |
一、效率抗辩制度的价值 | 第18-21页 |
二、效率抗辩的适用条件 | 第21-23页 |
三、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效率抗辩的开始 | 第24-35页 |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体系介绍 | 第24-31页 |
一、美国的并购审查程序 | 第25-27页 |
二、欧盟的并购审查程序 | 第27-30页 |
三、我国的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效率抗辩启动时间分析 | 第31-34页 |
一、审查前的效率考虑 | 第31-33页 |
二、审查阶段的效率抗辩 | 第33页 |
三、救济阶段的效率抗辩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效率抗辩的程序制度 | 第35-54页 |
第一节 效率抗辩的程序保障制度 | 第35-42页 |
一、中立的裁判机构 | 第35-37页 |
二、听证制度 | 第37-40页 |
三、进展通报会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效率的分析模式 | 第42-47页 |
一、一体分析模式 | 第43-45页 |
二、抵消分析模式 | 第45-46页 |
三、我国的现有规定及选择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效率抗辩的证明 | 第47-54页 |
一、效率抗辩的证明对象 | 第47-48页 |
二、效率抗辩的证明标准 | 第48-51页 |
三、效率抗辩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51-54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