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内容及理论依据 | 第12-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第2章 电镀生产及其废水污染特点分析 | 第16-24页 |
·电镀及其生产特点 | 第16-17页 |
·电镀生产概述 | 第16页 |
·电镀涉及的相关物质及污染领域 | 第16-17页 |
·电镀废水污染特点分析 | 第17-20页 |
·废水来源 | 第17-19页 |
·废水分类 | 第19页 |
·废水水质 | 第19-20页 |
·电镀废水危害分析 | 第20-21页 |
·典型电镀工艺废水处理特点 | 第21-24页 |
·铜及其合金电镀 | 第21-22页 |
·镍的电镀 | 第22页 |
·镀铬 | 第22页 |
·锌及其合金电镀 | 第22-23页 |
·镀镉 | 第23-24页 |
第3章 电镀废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 第24-57页 |
·废水源头减量化技术 | 第24-28页 |
·减少镀液带出量 | 第24页 |
·改进水洗方法 | 第24-26页 |
·闭路循环逆流清洗 | 第26-27页 |
·清洗废水定期全翻槽方法 | 第27-28页 |
·清洁生产技术 | 第28-32页 |
·代氰电镀 | 第28-29页 |
·三价铬代六价铬电镀 | 第29页 |
·代镉电镀 | 第29-31页 |
·低浓度电镀工艺 | 第31页 |
·替代电镀的清洁生产技术 | 第31-32页 |
·末端治理技术 | 第32-57页 |
·含氰废水处理 | 第33-38页 |
·含铬废水处理 | 第38-48页 |
·含镍废水处理 | 第48-49页 |
·镀镉废水处理 | 第49-51页 |
·镀铜废水处理 | 第51页 |
·镀锌废水处理 | 第51页 |
·有机废水处理 | 第51-53页 |
·焦铜废水处理 | 第53页 |
·化学镀镍废水处理 | 第53-54页 |
·化学镀铜废水处理技术 | 第54-55页 |
·混合废水处理 | 第55-57页 |
第4章 电镀废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与评价方法 | 第57-72页 |
·电镀废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 第57-62页 |
·电镀生产过程中节水最佳可行技术 | 第57页 |
·有毒原辅材料替代最佳可行技术 | 第57-58页 |
·电镀废水末端处理最佳可行技术 | 第58-59页 |
·电镀清洁生产管理 | 第59-60页 |
·电镀废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综合应用 | 第60-62页 |
·最佳可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62-66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62-63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第63页 |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 第63-66页 |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评价方法 | 第66-72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66-67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67-69页 |
·专家咨询法 | 第69-71页 |
·评判标准 | 第71-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