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桥梁震害分析 | 第9-10页 |
1.3 桥梁地震分析基本理论 | 第10-15页 |
1.3.1 弹性静力法 | 第10-11页 |
1.3.2 非线性静力分析法 | 第11页 |
1.3.3 反应谱法 | 第11-13页 |
1.3.4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13-14页 |
1.3.5 随机振动方法 | 第14-15页 |
1.4 悬索桥抗震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悬索桥抗震理论研究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1.4.2 悬索桥动力响应行为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1.5 地震动特性 | 第17-19页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悬索桥发展历史及静动力分析理论 | 第20-28页 |
2.1 悬索桥概述 | 第20页 |
2.2 悬索桥的发展历史 | 第20-21页 |
2.3 悬索桥静力分析理论 | 第21-26页 |
2.3.1 悬索桥在竖向荷载下结构分析 | 第21-23页 |
2.3.2 悬索桥在横向荷载下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2.3.3 悬索桥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2.3.4 悬索桥空间分析理论 | 第26页 |
2.4 悬索桥振动性状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不同形式中央扣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8页 |
3.1 中央扣的有限元模拟 | 第28-31页 |
3.1.1 中央扣简介 | 第28-30页 |
3.1.2 有限元模拟中央扣 | 第30-31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3.2.1 工程背景简介 | 第31-32页 |
3.2.2 全桥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3.3 模型修改原则说明 | 第36-37页 |
3.3.1 主塔刚度对悬索桥行为的影响 | 第36页 |
3.3.2 边跨比及矢跨比对悬索桥行为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中央扣对不同主跨跨径悬索桥刚度的影响 | 第38-53页 |
4.1 横向静风荷载作用下不同主跨跨度悬索桥刚度影响分析 | 第38-42页 |
4.2 竖向车道荷载作用下不同主跨跨径悬索桥刚度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4.3 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不同主跨跨径悬索桥刚度影响分析 | 第44-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中央扣对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53-84页 |
5.1 不同形式中央扣对悬索桥自振频率及振型影响分析 | 第53-60页 |
5.2 地震动的输入 | 第60-62页 |
5.3 中央扣对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 | 第62-83页 |
5.3.1 加劲梁地震反应分析 | 第62-69页 |
5.3.2 主缆地震反应分析 | 第69-70页 |
5.3.3 主塔地震反应分析 | 第7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