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双熔敷极焊条电弧焊 | 第15-16页 |
|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耐磨堆焊焊条 | 第16-19页 |
| ·双熔敷极焊条电弧焊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熔敷层增强相的选择 | 第20-25页 |
| ·概述 | 第20-21页 |
| ·碳化钛和碳化钒 | 第21-23页 |
| ·碳化铌 | 第23-25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内容 | 第27-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29页 |
| ·母材金属 | 第27页 |
| ·焊芯及药皮组成 | 第27-29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的制作 | 第29-32页 |
| ·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32-35页 |
| ·25 吨双熔敷极焊条涂压机 | 第32-33页 |
| ·焊接及击穿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33页 |
| ·组织、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绝缘性的研究 | 第35-43页 |
| ·概述 | 第35-36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绝缘性的影响因素 | 第36-39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药皮中导电颗粒粒度的确定 | 第36-37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焊芯间距的确定 | 第37-38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水玻璃种类及用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的击穿机制 | 第39-41页 |
| ·导电颗粒粒度、焊芯间距、水玻璃种类对焊条质量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TiC-VC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制备 | 第43-53页 |
| ·熔敷层碳化物的热力学形成分析 | 第43-44页 |
| ·焊条配方的选定 | 第44-50页 |
| ·石墨加入量的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 第45-46页 |
| ·钛铁(FeTi)加入量的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 第46-47页 |
| ·钛铁(FeTi)与钒铁(FeV)加入量的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定 | 第50-52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堆焊焊条电弧电压 | 第50页 |
| ·石墨型双熔敷极堆焊焊条焊接电流的确定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组织性能分析 | 第53-71页 |
| ·单一TiC颗粒增强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 | 第53-56页 |
| ·熔敷层的组织形貌 | 第53-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低药皮重量系数的TiC-VC颗粒增强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 | 第56-61页 |
| ·熔敷层的组织形貌 | 第56-58页 |
| ·熔敷层中碳化物形核机制的分析 | 第58-61页 |
| ·高药皮重量系数的TiC-VC颗粒增强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 | 第61-65页 |
| ·熔敷层的组织形貌 | 第61-64页 |
| ·熔敷层的基体组织 | 第64-65页 |
| ·熔敷层的表层硬度 | 第65页 |
| ·Ti-Nb-V系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组织和性能 | 第65-70页 |
| ·Ti-Nb-V系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组织及形核机制的分析 | 第66-69页 |
| ·Ti-Nb-V系石墨型双熔敷极耐磨熔敷层的表层硬度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