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和羌活香豆素类成分分析和指纹图谱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引言 | 第8页 |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状况 | 第8-9页 |
·指纹图谱的概念、意义 | 第9页 |
·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质量标准 | 第9-11页 |
·常用的鉴别、分离分析及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HPLC技术在香豆素中的应用 | 第11页 |
·HSCCC技术在香豆素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CE技术在香豆素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分辨技术在中药复杂体系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独活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 | 第17-36页 |
·引言 | 第17-21页 |
·定性定量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香豆素类 | 第18-21页 |
·挥发性成分 | 第21页 |
·色谱条件优化 | 第21-23页 |
·理论部分 | 第21-22页 |
·色谱分离条件 | 第22-23页 |
·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23-24页 |
·实验设计 | 第24-30页 |
·理论部分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页 |
·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30页 |
·独活中部分香豆素类成分的定性 | 第30-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独活的GC-MS分析 | 第36-47页 |
·引言 | 第36页 |
·HELP法的理论依据 | 第36-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挥发油的提取及其优化 | 第38-39页 |
·挥发油的测定条件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39-44页 |
·定量分析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独活的模式识别研究 | 第47-57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理论部分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仪器药品及色谱条件 | 第48-49页 |
·样品来源 | 第49-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羌活中化学成分分析及羌独活的鉴别 | 第57-69页 |
·引言 | 第57页 |
·羌活属的种类 | 第57-58页 |
·羌活的化学成分 | 第58-59页 |
·羌活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 第59-60页 |
·提取的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气相色谱分析用的供试品制备 | 第59页 |
·液相色谱分析用的供试品制备 | 第59-60页 |
·色谱测定条件 | 第60页 |
·气相色谱条件 | 第60页 |
·液相色谱测定条件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羌活挥发油气相色谱分析 | 第60-63页 |
·羌活中香豆素成分的液相色谱分析 | 第63-65页 |
·羌活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65-66页 |
·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 | 第65-66页 |
·羌活与独活的鉴别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