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8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的人民性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的人民性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 第12-15页 |
第二章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方法 | 第15-25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根本方法的理论渊源 | 第15-19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根本方法的实践基础 | 第19-22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根本方法的具体运用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的人性基础 | 第25-34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性基础的形成发展 | 第25-27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性基础的理论根据 | 第27-29页 |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性基础实现的举措 | 第29-34页 |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 | 第29-31页 |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 | 第31-33页 |
·提出制度评判标准,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的终极目标与基本方略 | 第34-50页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的终极目标 | 第34-38页 |
·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含义 | 第34-35页 |
·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联系 | 第35-36页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的终极目标的原因 | 第36-38页 |
·邓小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制度建设举措 | 第38-45页 |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从基本制度上促进人的发展 | 第38-40页 |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从结构制度上促进人的发展 | 第40-42页 |
·培育“四有”新人,从教育文化制度上促进人的发展 | 第42-44页 |
·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从交往制度上促进人的发展 | 第44-45页 |
·以人民为本位是邓小平制度建设人民性的基本方略 | 第45-50页 |
·依靠人民进行制度选择与创新 | 第45-46页 |
·依靠人民实现制度的目标 | 第46-48页 |
·制度目标实现的成果为了人民 | 第48页 |
·制度评价的主体是人民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