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5页
第1章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15-27页
   ·高等教育需求第15-18页
     ·高等教育需求的含义第15页
     ·高等教育需求的结构类型第15-16页
     ·高等教育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6-18页
   ·高等教育供给第18-21页
     ·高等教育供给的含义第18页
     ·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类型第18-19页
     ·高等教育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9-21页
   ·高等教育供给与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第21-23页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均衡第21-22页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矛盾及调节机制第22-23页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矛盾的效应第23页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有关理论第23-27页
     ·按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组织高等教育供给的理论第24-25页
     ·按教育投资收益率组织高等教育供给的理论第25页
     ·按人力需求组织高等教育供给的理论第25-27页
第2章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影响因素分析第27-3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的历史发展第27-30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的改革、规范、调整、发展阶段第28-29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的外延式发展阶段第29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的外延与内涵并重发展阶段第29-30页
   ·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社会因素第30-33页
     ·经济因素第30-31页
     ·政治因素第31-32页
     ·文化观念因素第32-33页
     ·人口因素第33页
   ·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教育因素第33-36页
     ·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第33-34页
     ·高等教育本身的性质第34-36页
第3章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现状第36-63页
   ·中国高等教育需求现状第36-41页
     ·中国高等教育需求的数量方面第36-37页
     ·中国高等教育需求的质量方面第37-38页
     ·中国高等教育需求的结构方面第38-41页
     ·本节小结第41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现状第41-51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方面第41-44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的质量方面第44-45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方面第45-51页
     ·本节小结第51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现状第51-63页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传统分析第52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现状分析第52-61页
     ·本节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及社会效应第63-76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第63-72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主体的单一化第63-65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动力的虚浮化第65-67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结构的错位化第67-71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机制的弱市场化第71-72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失衡的社会效应第72-76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失衡的"正"效应第72-74页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失衡的负效应第74-76页
第5章 美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现状和调控措施与借鉴价值第76-86页
   ·美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现状第76-78页
   ·美国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第78-81页
     ·科学分流高等教育需求,有效稳定高等教育升温第78-79页
     ·及时调适高等教育结构,努力保证高等教育有效供给第79页
     ·平等对待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增强高等教育供给能力第79-80页
     ·引入竞争机制,保持高等教育供求动态均衡第80-81页
   ·借鉴美国经验,调整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矛盾第81-86页
     ·科学引导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理性保持高等教育增长第81-83页
     ·合理优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提高高等教育供给效率第83-84页
     ·加大私立高校支持力度,建立多元主体供给体制第84-85页
     ·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增强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活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附表1第89-90页
附表2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铅波峰焊不同锡炉材料溶蚀行为研究
下一篇:健康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