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4页 |
第1章 中外产学结合机制的历史发展 | 第14-19页 |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变迁 | 第14-16页 |
·合作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产学结合制度的变迁 | 第17-19页 |
第2章 主要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机制的现状研究 | 第19-33页 |
·美国合作教育现状与模式研究 | 第19-23页 |
·德国“双元制”产学结合模式 | 第23-25页 |
·澳大利亚TAFE学院产学结合模式 | 第25-30页 |
·日本“产学官合作”体制 | 第30-31页 |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结合的共同特征 | 第31-33页 |
第3章 中国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现状与成因分析 | 第33-40页 |
·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经验 | 第33-35页 |
·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结合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40页 |
第4章 国外产学结合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 第40-47页 |
·通过立法保障产学结合机制的形成 | 第40-41页 |
·适合产学结合机制转变政府职能 | 第41-42页 |
·充分发挥行业在产学结合中的作用 | 第42-44页 |
·创新我国产学结合模式 | 第44-45页 |
·充分发挥教育团体的在产学结合中的作用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