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地面设备、试验场、发射场、航天基地论文--火箭、航天器的发射准备和地面维护论文

CX-1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原理样机的研制

论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概述第7-15页
 1. 现代小卫星的特点和发展第7页
 2. 创新一号小卫星简要介绍第7-12页
  2.1. 通信分系统第8页
  2.2. 姿态控制分系统第8-9页
  2.3. 热控与能源分系统第9页
  2.4. 星载计算机分系统第9-10页
  2.5. 星载计算机软件设计第10-12页
 3. CX-1小卫星的测试系统第12-15页
  3.1. 整星测试第12-13页
  3.2. 塔架测试第13-14页
  3.3. 课题设计流程第14-15页
第二章. 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第15-25页
 1. 塔架测试系统实现的主要任务与功能第15-17页
  1.1. 直接信号控制与测量第16页
  1.2. 星地串口通信第16-17页
  1.3. 后端数据处理与控制第17页
 2. 卫星塔架测试的环境分析第17-18页
 3. 塔架测试系统组成第18-19页
  3.1. 硬件系统第18页
  3.2. 软件系统第18-19页
 4. 塔架测试内容与流程第19-23页
  4.1. 塔架测试三个阶段第19页
  4.2. 测试环路第19页
  4.3. 塔架测试内容分析第19-23页
 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前端采控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25-45页
 1. 前端采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第25-27页
 2. 电路设计与实现第27-36页
  2.1. 电源模块第27-28页
  2.2. 数据存储区与程序存储区第28-29页
  2.3. 数字信号的采集第29-30页
  2.4. 模拟信号量采集第30-34页
  2.5. 开关信号输出控制第34页
  2.6. 通讯接口第34-36页
 3. 采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第36-37页
  3.1. 硬件抗干扰设计第36页
  3.2. 印制电路板布线与工艺第36-37页
 4. 嵌入式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第37-40页
  4.1. 软件体系架构第37页
  4.2. 通信收发程序第37-39页
  4.3. 信号采集第39页
  4.4. 软件抗干扰技术处理第39-40页
 5. 系统设计的扩展设想第40-41页
 6. 采控系统硬件调试与结果第41-44页
  6.1. 原理图输入与PCB生成第41页
  6.2. 地址分配表第41-42页
  6.3. 静态调试第42页
  6.4. 仿真器调试第42-44页
  6.5. 采控前端机的基本系统参数第44页
 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双机并行采控系统的设计第45-51页
 1. 基于386EX的双机系统设计第45-46页
 2. 386EX微处理器特点简介第46页
 3. 双机共享缓冲区的实现第46-50页
  3.1. 386EX片内异步串口设置第49-50页
  3.2. 386EX片内中断控制寄存器设置第50页
 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PC机监控程序的设计与实现第51-62页
 1. PC机控制程序需求分析第51页
 2. 塔架监控程序的设计第51-60页
  2.1. 关系模块划分第52页
  2.2. 串口通讯程序第52-55页
  2.3. 本地数据库存储第55-57页
  2.4. 远程TCP/IP互连第57-59页
  2.5. 程序界面设计第59-60页
  2.6. 塔架测试控制算法接口第60页
 3. 远端控制中心相关程序设计第60-61页
 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第62-63页
部分关键程序代码附录第63-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1基因功能及其在遗传不稳定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ICGA指导下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