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编组站论文

编组站建设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7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选题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论文的创新点、难点和预期成果第16-17页
2 国内外编组站综述第17-20页
   ·我国编组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7-19页
     ·发展历程第17-18页
     ·现状第18-19页
   ·我国编组站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页
   ·发达国家编组站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3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选取第20-29页
   ·评价指标第20-22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20-21页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结果第21-22页
   ·评价方法的选取第22-25页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述第23-24页
     ·指标定性评价及隶属度的确定第24-25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5-29页
     ·层次分析法简述第25-27页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第27-29页
4 编组站在路网中选址的评价指标第29-39页
   ·编组站合理选址的意义第29-30页
   ·编组站合理选址的定性分析第30-31页
   ·编组站合理选址的定量分析第31-35页
     ·理想模型第31-32页
     ·机车长交路对模型的修正第32-35页
   ·编组站选址的评价指标第35-37页
     ·衔接方向数第35-36页
     ·车流编组去向数第36页
     ·与相邻编组站的协调情况第36-37页
   ·编组站选址的综合评价第37-39页
     ·编组站选址的加权平均综合评价第37页
     ·编组站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第37-39页
5 编组站运营效果的评价指标第39-46页
   ·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第39-40页
   ·车站能力利用率第40-43页
     ·密集到达状况通过能力利用率分析第41-42页
     ·密集出发状况通过能力利用率分析第42-43页
   ·车站运营可靠性第43-44页
   ·编组站运营效果的综合评价第44-46页
     ·编组站运营效果的加权平均综合评价第44页
     ·编组站运营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第44-46页
6 编组站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第46-55页
   ·分阶段发展第46-51页
     ·构建模型第46-49页
     ·算例应用第49-50页
     ·指标的定性评价第50-51页
   ·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第51-52页
   ·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第52页
   ·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的影响第52-53页
   ·编组站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第53-55页
     ·编组站可持续发展的加权平均综合评价第53-54页
     ·编组站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第54-55页
7 编组站综合评价及案例分析第55-63页
   ·编组站综合评价第55-56页
     ·编组站加权平均综合评价第55页
     ·编组站模糊综合评价第55-56页
   ·案例分析第56-62页
     ·阜阳北编组站的综合评价第56-59页
     ·石家庄编组站的综合评价第59-62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62-63页
8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作者简历第66-6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EEE 802.16网络QoS跨层机制的分析与优化
下一篇:AVS向H.264转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