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乘客集散动态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评价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序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2 枢纽乘客集散及微观仿真理论 | 第17-30页 |
·乘客集散分析 | 第17-23页 |
·行人微观交通特性 | 第17-19页 |
·行人宏观交通特性 | 第19-23页 |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特性分析 | 第23-30页 |
·枢纽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枢纽内乘客微观行为 | 第24-28页 |
·枢纽内乘客宏观行为 | 第28-29页 |
·枢纽冲突点分析 | 第29-30页 |
3 VISSIM仿真模型构建 | 第30-39页 |
·VISSIM简介 | 第30-34页 |
·枢纽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乘客模型构建 | 第35页 |
·枢纽内乘客客流仿真 | 第35-39页 |
4 枢纽乘客集散评价指标 | 第39-47页 |
·设施通行能力 | 第39页 |
·设施服务水平 | 第39-42页 |
·人均延误时间 | 第42-44页 |
·人均减速/等待次数 | 第44页 |
·排队长度及排队人数 | 第44页 |
·瓶颈时间分布 | 第44-45页 |
·瓶颈空间分布 | 第45页 |
·集散舒适度 | 第45页 |
·集散效率 | 第45页 |
·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时间 | 第45-47页 |
5 实例分析 | 第47-59页 |
·枢纽情况介绍 | 第47-48页 |
·枢纽客流分析 | 第48页 |
·期望能够回答的问题 | 第48页 |
·仿真参数设定 | 第48-50页 |
·仿真结果评价 | 第50-59页 |
·高峰客流仿真 | 第50-52页 |
·紧急情况疏散仿真 | 第52-55页 |
·小结 | 第55-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研究成果 | 第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60页 |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