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图像压缩编码的原理及标准 | 第10-11页 |
| ·图像压缩编码的原理 | 第10-11页 |
| ·国际图像压缩标准 | 第11页 |
| ·低比特率压缩编码标准MPEG-4 | 第11-18页 |
| ·MPEG-4 视频压缩编码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 第12-13页 |
| ·MPEG-4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的新技术 | 第13-14页 |
| ·MPEG-4 分层描述语法结构 | 第14-16页 |
| ·形状编码 | 第16页 |
| ·运动编码 | 第16-17页 |
| ·纹理编码 | 第17页 |
| ·MPEG-4 框架和级别 | 第17-18页 |
| ·XVID 概述 | 第18页 |
| ·TMS320C6416 硬件开发平台 | 第18-19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9页 |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 2 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 | 第21-44页 |
| ·运动估计的原理 | 第21-22页 |
| ·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的数学模型和几种经典算法 | 第22-27页 |
| ·全搜索法(FS) | 第23页 |
| ·二维对数法(LOGS) | 第23-24页 |
| ·基于块的梯度下降法(BBGDS) | 第24页 |
| ·菱形法(DS) | 第24-26页 |
| ·MVFAST 算法 | 第26-27页 |
|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块匹配算法 | 第27-33页 |
| ·理论来源 | 第28页 |
|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块匹配算法的主要算子和相关概念 | 第28-31页 |
| ·AIS 算法流程 | 第31-33页 |
| ·对块匹配免疫算法的改进 | 第33-42页 |
| ·改进算法1 | 第33-3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 ·改进算法2 | 第39-4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3 XVID 在TMS320C6416 上的实现 | 第44-49页 |
| ·算法选择 | 第44页 |
| ·量化方案的确立 | 第44-46页 |
| ·H.263 量化方案 | 第44-45页 |
| ·MPEG 量化技术 | 第45-46页 |
| ·两种量化方法的比较 | 第46页 |
| ·采用的码率控制技术 | 第46-47页 |
| ·基于TMS320C6416 的XVID 编码器实现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XVID 编码器在TMS320C6416 上的优化 | 第49-63页 |
| ·TMS320C64X DSP 软件编程优化流程 | 第49-50页 |
| ·基于VOP 的编码器流程 | 第50-52页 |
| ·应用层优化 | 第52-56页 |
| ·编译器优化 | 第52-53页 |
| ·利用EDMA 传递数据 | 第53-54页 |
| ·合理配置存储器资源提高缓存命中率 | 第54-56页 |
| ·代码级优化 | 第56-60页 |
| ·使用图像库 | 第56-57页 |
| ·改写成线性汇编 | 第57-58页 |
| ·发挥汇编的并行优势 | 第58-60页 |
| ·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 ·编码器客观性能 | 第60-61页 |
| ·编码器主观性能 | 第61-62页 |
| ·同一目标序列不同码率的性能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