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学各论论文--肝及肝管论文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1页
背景回顾第11-15页
 1.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第11页
 2.缺血后处理第11页
 3.缺血后处理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第11-14页
   ·缺血后处理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第11-12页
   ·减少氧化剂介导的细胞损伤第12页
   ·抑制细胞内及线粒体内钙超载第12-13页
   ·促进内源性腺苷的释放第13页
   ·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的释放第13-14页
   ·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RISK)通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第14页
 4.结语第14-15页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1.研究对象第15页
   ·动物选择及实验分组第15页
   ·70%肝脏缺血模型的制备第15页
 2.标本采集和指标测定第15-16页
 3.主要试剂与仪器第16页
   ·主要试剂第16页
   ·实验仪器第16页
 4.石蜡切片的制作及免疫组化染色第16-18页
   ·取材第16页
   ·脱水固定第16-17页
   ·包埋第17页
   ·切片第17页
   ·烘烤第17页
   ·HE染色第17页
   ·SP法免疫组化染色第17-18页
 5.统计学处理第18-19页
结果第19-29页
 1.血清ALT、AST活性变化第19-20页
 2.肝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变化第20-22页
 3.肝组织Bcl-2染色第22页
 4.肝组织Bax染色第22-27页
 5 透射电镜下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第27-29页
讨论第29-36页
 1.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的机理第29-33页
   ·氧自由基第29页
   ·钙超载第29-30页
   ·中性粒细胞第30页
   ·Kupffer细胞第30页
   ·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第30-31页
   ·细胞因子第31-32页
   ·热休克蛋白第32页
   ·线粒体损伤第32页
   ·T细胞第32-33页
   ·细胞凋亡第33页
   ·内毒素第33页
 2.本实验中应用缺血后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第33-36页
   ·本实验所选用指标的变化及意义第33-35页
   ·关于缺血后处理的临床应用及前景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目录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附录1:缩略词第45-47页
附录2: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及通路第47-48页
附录3:缺血后处理的机制和通路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一人公司风险防范制度研究
下一篇:上市银行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