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9页
   ·引言第18-19页
   ·乳化沥青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第19-21页
   ·路面预防性养护及微表处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1-27页
     ·路面预防性养护第21-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7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7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27-29页
第二章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乳化和改性机理分析及生产工艺研究第29-53页
   ·概述第29-30页
   ·乳化机理第30-35页
     ·界面张力第30-32页
     ·界面能的作用第32-34页
     ·界面膜的稳定作用第34页
     ·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第34页
     ·胶束溶液的增溶,微乳液的形成第34-35页
   ·改性机理第35-40页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第36-37页
     ·环氧树脂网络的形成第37-39页
     ·沥青在环氧树脂网络中的分布第39-40页
     ·环氧树脂用量对沥青的影响第40页
   ·乳化剂的基本性质与分类第40-45页
     ·乳化剂的基本性质第40-43页
     ·乳化剂的分类第43-45页
   ·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第45-52页
     ·乳液制备过程第45-48页
     ·改性乳化沥青乳化工艺的主要技术条件第48-52页
       ·沥青和乳化剂水溶液的温度第48-50页
       ·剪切时间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配伍性研究第53-70页
   ·研究方案及原材料性质第53-58页
     ·研究方案第53页
     ·原材料第53-58页
       ·基质沥青第53-54页
       ·乳化剂第54页
       ·改性剂第54-58页
   ·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第58-61页
     ·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第58-60页
     ·改性乳化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第60-61页
   ·乳化剂剂量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质的影响研究第61-64页
   ·水性环氧树脂掺入量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质的影响研究第64-67页
   ·PH值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质的影响研究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第70-88页
   ·研究方案与试验方法第70-71页
     ·研究方案第70-71页
     ·试验方法第71页
   ·沥青乳液稳定机理第71-77页
     ·DLVO稳定理论第71-73页
     ·胶体理论第73页
     ·界面膜理论第73-74页
     ·Stokes公式第74页
     ·布朗运动第74页
     ·Fisher理论—渗透效应第74-75页
     ·聚沉的动力学—Van Somluchowski理论第75-77页
   ·影响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因素第77-86页
     ·乳化剂剂量对乳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第77页
     ·改性剂与沥青对乳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第77-78页
     ·稳定剂对乳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第78-84页
       ·稳定机理第78-79页
       ·试验内容第79-84页
     ·PH值对乳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第84-85页
     ·油水比例对乳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第85-86页
     ·储存温度对乳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第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微表处设计方法及路用性能研究第88-108页
   ·微表处的设备及原材料第88-91页
     ·微表处混合料设备第88-89页
     ·原材料第89-91页
   ·研究方案第91页
   ·微表处路用性能要求及评价方法第91-93页
     ·负荷轮碾压实验(LWT)第92页
     ·湿轮磨耗试验(WTAT)第92-93页
     ·抗裂试验第93页
     ·配伍性分级试验第93页
   ·微表处混合料设计方法第93-97页
     ·各国微表处级配范围第93-94页
     ·微表处混合料设计方法第94-95页
     ·材料用量第95-97页
   ·集料性质对混合料设计的影响第97-99页
     ·粘附砂量的确定第97-98页
     ·油石比的确定第98-99页
   ·微表处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第99-107页
     ·耐磨耗能力第99-101页
       ·级配及油石比的影响第99-100页
       ·改性剂的影响第100-101页
       ·水泥对耐磨耗能力的影响第101页
     ·抗车辙能力第101-103页
       ·级配及油石比的影响第101-102页
       ·改性剂的影响第102页
       ·水泥的影响第102-103页
     ·沥青胶浆低温弯曲能力第103-105页
     ·水稳定性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六章 微表处混合料施工性能研究第108-121页
   ·破乳机理第108-109页
   ·微表处施工性能评价指标第109-111页
     ·稠度第109-110页
     ·可拌和时间第110页
     ·初凝时间第110页
     ·粘结力第110-111页
   ·影响混合料施工性能的因素第111-120页
     ·乳化剂对施工性能的影响第111-113页
       ·剂量的影响第111-113页
     ·用水量对施工性能的影响第113页
     ·乳液用量对施工性能的影响第113-116页
     ·填料对施工性能的影响第116-119页
       ·水泥第116-117页
       ·粉煤灰第117-118页
       ·石灰第118-119页
     ·拌和条件对施工性能的影响第119-120页
     ·其他影响因素第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结论与展望第121-124页
 主要结论第121-122页
 展望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7-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评估
下一篇: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