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理论分析 | 第8-13页 |
第一节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概述 | 第8-10页 |
一、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概念 | 第8页 |
二、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8-9页 |
三、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特征 | 第9-10页 |
第二节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一、英美法系的不完全契约思想和期待权理论 | 第10-11页 |
二、大陆法系的团体可分解性理论 | 第11-12页 |
三、衡平理论 | 第12-13页 |
四、法经济学理论 | 第13页 |
第二章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价值分析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 | 第13-16页 |
一、保障公司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 | 第13-14页 |
二、限制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害 | 第14页 |
三、激励中小股东积极参加股东大会 | 第14页 |
四、补充公司资本多数决原则的适用 | 第14-15页 |
五、救济公司股东对公司期待权的落空 | 第15页 |
六、替代公司因僵局而解散之规则的适用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弱化了公司保障 | 第16-17页 |
一、违反了公司资本维持原则 | 第16页 |
二、不利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立法状况 | 第17-20页 |
一、《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的规定 | 第17页 |
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规定 | 第17页 |
三、《公司法》的制度设计 | 第17-20页 |
第二节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设计缺憾 | 第20-24页 |
一、权利适用的条件不够全面 | 第20-22页 |
二、权利行使的方式未作规定 | 第22-23页 |
三、权利行使的程序不够完善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完善 | 第24-38页 |
第一节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适用条件 | 第24-29页 |
一、权利适用的公司类型 | 第24-25页 |
二、权利适用的主体条件 | 第25-27页 |
三、权利适用的法定事由 | 第27-28页 |
四、权利适用的合法性问题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行使方式 | 第29-32页 |
一、公司应告知股东有提出异议的权利 | 第29-30页 |
二、股东于股东大会对公司决议投反对票 | 第30页 |
三、股东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收购请求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行使程序 | 第32-38页 |
一、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诉讼及仲裁 | 第32-33页 |
二、异议股东股份收买的主体 | 第33-34页 |
三、异议股东股份合理价格的确定 | 第34-36页 |
四、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失效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