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2-16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6-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我国民主党派的形成与基本政治倾向 | 第20-37页 |
·我国民主党派的形成 | 第20-28页 |
·民主党派的酝酿和组建 | 第20-21页 |
·抗战时期的民主党派 | 第21-23页 |
·抗战胜利后的民主党派 | 第23-28页 |
·我国民主党派基本政治倾向 | 第28-36页 |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28-31页 |
·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 第31-33页 |
·与共产党亲密合作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47页 |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概述 | 第37-40页 |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 | 第37-39页 |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组织形式 | 第39页 |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过程 | 第39-40页 |
·现阶段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 | 第40-43页 |
·科学发展观成为参政议政的指导思想 | 第41页 |
·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参政议政 | 第41页 |
·政治文明建设成为参政议政的主旋律 | 第41-42页 |
·转型期弱势群体的保护成为参政议政关注的热点问题 | 第42页 |
·反腐败成为参政议政的焦点问题 | 第42-4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参政议政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43页 |
·对参政议政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第43-44页 |
·参政议政知情度不够 | 第44页 |
·参政议政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 第44-45页 |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 第45页 |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时间和经费保障不足 | 第45页 |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力量需要整合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的完善 | 第47-62页 |
·全面提高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 | 第47-52页 |
·增强参政党的政治主体意识 | 第49页 |
·培养参政党成员的政治参与能力 | 第49-50页 |
·建立参政议政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 | 第50-51页 |
·引入激励竞争机制 | 第51-52页 |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 第52-56页 |
·加强组织建设 | 第52-53页 |
·加强思想建设 | 第53页 |
·加强制度建设 | 第53-54页 |
·加强理论建设 | 第54-55页 |
·加强信息建设 | 第55-56页 |
·健全参政党政治参与机制 | 第56-58页 |
·健全参政党参加政权机制 | 第56页 |
·完善政治协商机制 | 第56页 |
·健全人民政协组织 | 第56-57页 |
·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 第57页 |
·建立参政议政工作运行机制 | 第57-58页 |
·加强政党价值体系建设 | 第58-59页 |
·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 第59-60页 |
·拓宽参政议政思路 | 第59页 |
·调动党派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59-60页 |
·拓宽参政议政领域 | 第60页 |
·执政党须大力支持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