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3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 本文的框架结构第13-14页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5-24页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5-17页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第15页
  (二)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及其分类第15-17页
 二、委托—代理理论第17-19页
  (一) 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第17-18页
  (二) 代理成本第18页
  (三) 委托—代理问题第18-19页
 三、博弈论第19-24页
  (一) 博弈论的概念第19-20页
  (二) 博弈的分类第20-21页
  (三) 四种博弈及所对应的四种均衡概念第21-24页
第三章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分析第24-34页
 一、医疗保险及其特征第24-26页
  (一) 医疗保险的主体第24-25页
  (二) 医疗保险的特征第25-26页
 二、道德风险及其表现第26-31页
  (一) 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第27-29页
  (二) 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第29-31页
  (三) 医疗服务供给方和医疗服务需求方合谋的道德风险第31页
 三、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第31-33页
  (一) 信息不对称第32-33页
  (二) 个人机会主义第33页
 四、道德风险的危害第33-34页
第四章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第34-46页
 一、医疗服务第三方和医疗服务供给方之间委托—代理博弈分析第35-37页
  (一) 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第35页
  (二) 博弈模型的具体分析第35-37页
 二、医疗服务第三方和医疗服务需求方之间委托—代理博弈分析第37-39页
  (一) 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第37页
  (二) 博弈模型的具体分析第37-39页
 三、医疗服务供给方和医疗服务需求方之间委托—代理博弈分析第39-44页
  (一) 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第39-40页
  (二) 博弈模型的具体分析第40-44页
 四、结论第44-46页
第五章 防范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对策探讨第46-63页
 一、防范医疗服务需求方道德风险的对策第46-49页
  (一) 建立共付制度第46-48页
  (二) 形成“声誉机制”第48-49页
  (三) 开展健康教育第49页
  (四) 加强法律宣传第49页
 二、防范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对策第49-57页
  (一) 建立信用评价制度第49-51页
  (二) 弱化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供给量的正相关关系第51-52页
  (三) 监督医疗机构的服务过程第52-54页
  (四) 引进先进的控制机制第54-57页
 三、针对防范医疗服务第三方道德风险的对策第57-60页
  (一) 加强风险管理第57-59页
  (二) 强化业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第59-60页
 四、防范医疗服务监督方道德风险的对策第60-62页
  (一)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第60页
  (二) 加强制度建设第60页
  (三) 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第60-61页
  (四) 实行监督与激励相配合机制第61页
  (五) 加大对公立医疗的投资力度第61-62页
 五、结论第62-63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3-65页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第63-64页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64页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西苗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特色
下一篇:苏州市创建消费放心城市政策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