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侠与侠义小说的渊源 | 第11-14页 |
第一节 侠义小说的发展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当前学者对侠客形象演变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与基本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侠之演变的特征 | 第14-22页 |
第一节 侠客形象的归纳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侠客特征的演变 | 第15-22页 |
一、从横行江湖到归附庙堂 | 第15-17页 |
二、从不求闻达到追求建功立业 | 第17-19页 |
三、从江湖义气到恋主情结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侠之演变的原因分析 | 第22-42页 |
第一节 统治阶级和民众的需要在作品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 第23-26页 |
一、统治阶级的需要 | 第23-25页 |
二、民众心理需求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官侠合流,为侠客的生存寻找依据和新出路 | 第26-31页 |
一、侠客生存的尴尬局面 | 第26-28页 |
二、官侠合流的依据和新出路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忠义对抗的结果,导致侠的演变 | 第31-37页 |
一、忠义思想的延续对抗 | 第31-34页 |
二、晚清封建思想的复苏与“忠”的全面胜利 | 第34-37页 |
第四节 创作主体的变化 | 第37-42页 |
一、创作主体从作家个人转向群众与作家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 第37-40页 |
二、晚清创作主体的思想情趣表现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