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万人诉讼为例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1章 引言:从居住空间到抗争空间 | 第6-9页 |
| 第2章 问题及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三大理论脉络 | 第10-13页 |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第4章 万人诉讼过程描述 | 第16-53页 |
| ·运动过程 | 第18-50页 |
| ·缘起 | 第18-28页 |
| ·第一阶段 | 第28-37页 |
| ·第二阶段 | 第37-47页 |
| ·第三阶段 | 第47-50页 |
| ·搬迁示意图 | 第50-53页 |
| 第5章 抗争空间的营造 | 第53-98页 |
| ·宏观机会结构:特殊权力结构及快速城市化 | 第53-60页 |
| ·权力层级 | 第53-55页 |
| ·时逢拆迁 | 第55-60页 |
| ·微观建构基础:行动者的主体性 | 第60-98页 |
| ·公民权及公民的勇气 | 第60-69页 |
| ·行动者的“生活智慧” | 第69-87页 |
| ·以法律为核心的维权策略 | 第87-98页 |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第98-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附录A 作为社会学干预的社会调查 | 第105-115页 |
| A.1 问卷调查的引入 | 第106-108页 |
| A.2 问卷调查的进行 | 第108-113页 |
| A.3 问卷调查的结束 | 第113页 |
| A.4 对此次问卷调查的小结 | 第113-115页 |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第115-12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