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视野中的经济法调整对象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一、导论 | 第12-19页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思考的进路 | 第13-15页 |
(三) 现有的研究 | 第15-19页 |
二、结构功能主义 | 第19-33页 |
(一) 结构理念与功能概念 | 第19-28页 |
(二)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 第28-29页 |
(三) 默顿的"中层理论观" | 第29-30页 |
(四) 小结 | 第30-33页 |
三、经济法学调整对象研究中的结构功能分析 | 第33-44页 |
(一) 从调整对象研究中的范式来考察 | 第33-35页 |
(二) 从经济法调整的主体来考察 | 第35-38页 |
(三) 从经济法的规范特点来考察 | 第38-41页 |
(四) 从经济法的推理逻辑特点来考察 | 第41-42页 |
(五) 小结 | 第42-44页 |
四、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的"问题进路" | 第44-52页 |
(一) 从理论角度来考察 | 第44页 |
(二) 从经济法产生的历史原因中考察 | 第44-52页 |
五、调整对象研究中对国家的考量 | 第52-65页 |
(一) 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中的国家 | 第52-54页 |
(二) 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中国家存在的原因 | 第54-57页 |
(三) 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中国家存在的不合理性 | 第57-62页 |
(四) 小结 | 第62-65页 |
六、关于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本位问题 | 第65-69页 |
(一) 利益概念与社会利益 | 第65-66页 |
(二) 对经济法社会利益本位的否定 | 第66-69页 |
七、经济系统功能调整对象说下的经济法责任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