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5页 |
·研究工作的目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 | 第11-21页 |
·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本人的设想、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依托工程概述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断层的一般规律研究 | 第25-32页 |
·断层的一般规律认识 | 第25-29页 |
·断层要素 | 第25页 |
·断层分类 | 第25-27页 |
·断层存在的判别 | 第27-29页 |
·富水大断层对隧道建设的影响 | 第29-32页 |
第三章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 第32-43页 |
·超前地质预报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32页 |
·超前地质分级及预报方法 | 第32-35页 |
·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及分级 | 第33页 |
·分级预报方式 | 第33页 |
·预报有效距离 | 第33-35页 |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 第35-39页 |
·地质素描与超前探孔 | 第35-36页 |
·工程物探TSP的实施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开挖方案数值模拟与方案比选 | 第43-65页 |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 第43-52页 |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 第43-45页 |
·开挖方案数值模拟 | 第45-52页 |
·双侧壁导坑法 | 第52-63页 |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 第52-54页 |
·开挖方案数值模拟 | 第54-63页 |
·两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与优选 | 第63-64页 |
·工程造价分析 | 第63-64页 |
·技术及安全性比较 | 第64页 |
·推荐开挖技术方案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 第65-87页 |
·超前全断面深孔帷幕注浆支护 | 第65-76页 |
·超前全断面深孔帷幕注浆 | 第65页 |
·注浆设计 | 第65-68页 |
·注浆施工要点 | 第68-69页 |
·本依托工程的帷幕注浆设计与施工 | 第69-76页 |
·预裂微震控制爆破 | 第76-84页 |
·钻爆设计 | 第76-81页 |
·爆破工艺流程 | 第81页 |
·施工技术措施 | 第81-82页 |
·隧道爆破质量检验 | 第82-84页 |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 第84-85页 |
·喷射混凝土 | 第84页 |
·砂浆锚杆 | 第84-85页 |
·钢拱架施工 | 第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监控量测分析与信息反馈 | 第87-98页 |
·监控量测计划与实施 | 第87-89页 |
·监控量测目的 | 第87页 |
·监控量测计划内容 | 第87-89页 |
·监控量测结果 | 第89-93页 |
·位移量测 | 第90-91页 |
·锚杆轴力 | 第91页 |
·支护压力 | 第91-92页 |
·支护应力 | 第92-93页 |
·量测数据处理分析及信息反馈 | 第93-97页 |
·施工步骤对初期支护压应力、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93-94页 |
·位移沿隧道纵向分布 | 第94-95页 |
·量测项目最终值预测分析 | 第95-96页 |
·支护压力、应力各量测项目相对发展趋势分析 | 第96-97页 |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讨论 | 第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第七章 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隧道断层施工风险评估 | 第98-112页 |
·隧道断层施工风险评估研究意义 | 第98页 |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98-99页 |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工程应用 | 第99-107页 |
·确定评判因素集和评价集 | 第99-101页 |
·确定单因素评判集和权重集 | 第101-106页 |
·评判指标的处理和结果分析 | 第106-107页 |
·灾后应急响应预案 | 第107-110页 |
·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2-114页 |
·结论 | 第112-113页 |
·建议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