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本文的结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11-13页 |
2 贸易条件恶化论: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贸易条件的概念与定义 | 第13-14页 |
·贸易条件恶化论的提出:基于国家的视角 | 第14-18页 |
·贸易条件恶化论的提出 | 第15-16页 |
·贸易条件恶化的结构主义解释 | 第16-17页 |
·贸易条件恶化的不平等交换理论解释 | 第17-18页 |
·贸易条件恶化的新贸易理论解释 | 第18页 |
·区域贸易条件恶化论:国内学者的前期研究 | 第18-22页 |
·本文的主要观点——市场扭曲与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 第22-27页 |
3 国内市场扭曲下区域贸易利益分配:理论分析 | 第27-39页 |
·产品市场扭曲条件下的贸易利益分配 | 第27-31页 |
·产品市场扭曲条件下,提供曲线的特点 | 第28-30页 |
·贸易范围的扩大恶化了落后地区的贸易条件 | 第30-31页 |
·中间产品:生产外部性产生的产品价格扭曲 | 第31-34页 |
·生产的外部性导致的产品价格的扭曲 | 第31-33页 |
·高度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下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问题 | 第33-34页 |
·要素市场与贸易利益分配模型 | 第34-37页 |
·要素的非流动性阻碍了出口品生产部门生产能力的扩张 | 第34-36页 |
·要素市场扭曲使得落后地区难以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进口产品的价格下降 | 第36-37页 |
·非经济目标与寻租行为 | 第37-39页 |
4 甘肃省石油产业的贸易利益分配:实证检验 | 第39-55页 |
·甘肃石油产业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区域贸易现状 | 第39-43页 |
·甘肃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 | 第39-41页 |
·甘肃石油产业贸易的现状 | 第41-43页 |
·产品市场扭曲与甘肃省石油工业区际贸易利益的分配 | 第43-47页 |
·石油产业具有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性质 | 第43-44页 |
·中国石油加工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与贸易条件恶化 | 第44-47页 |
·要素市场扭曲与甘肃石油产品贸易 | 第47-51页 |
·石油产业规制中的政府失灵问题 | 第51-55页 |
5 治理区域贸易条件恶化的对策思路 | 第55-62页 |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打破区域限制,形成相对公平的区域贸易格局 | 第55-59页 |
·改革价格机制,形成合理的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 第55-56页 |
·加快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建立多种所有制共同存在的竞争格局,形成高效率的生产体系 | 第56-57页 |
·采取灵活措施,积极吸引要素流向落后区域 | 第57-58页 |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规制政府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58-59页 |
·资源依赖型区域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 第59-62页 |
·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节约型社会 | 第59-60页 |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 第60-61页 |
·循序渐进,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减少对自然资源产品的依赖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研究成果列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