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第一章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法理 | 第7-13页 |
|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7-10页 |
| ·非法证据的含义及范围 | 第7页 |
| ·非法证据的含义 | 第7页 |
| ·非法证据的范围 | 第7页 |
| ·证据规则的含义 | 第7-9页 |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及意义 | 第9-10页 |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 第9页 |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 | 第9-10页 |
|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区别 | 第10页 |
|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 | 第10-13页 |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直接目的 | 第11页 |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根本目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现状 | 第13-18页 |
|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13-16页 |
| ·《批复》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 ·《规定》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践状况 | 第16-18页 |
| ·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实践 | 第16-17页 |
| ·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审判实务分析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两大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考察 | 第18-23页 |
| ·英美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8-19页 |
| ·大陆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9-20页 |
| ·两大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 | 第20-23页 |
|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 第23-32页 |
| ·完善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前提保障 | 第23-24页 |
| ·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3页 |
| ·细化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手段或方式 | 第23页 |
| ·完善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保障措施 | 第23-24页 |
| ·赋予当事人证据异议权 | 第24页 |
| ·构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体系 | 第24-32页 |
| ·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 第24-28页 |
| ·采用严重违法行为所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 第25页 |
| ·采用侵犯宪法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方式获取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 第25-28页 |
| ·非法证据的认定机制 | 第28-31页 |
| ·提起非法证据排除的资格 | 第28-29页 |
| ·提起非法证据排除的阶段 | 第29-30页 |
| ·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 | 第30-31页 |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救济 | 第31页 |
| ·非法证据排除的异议程序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