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0页 |
·天然改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0页 |
·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 第10-13页 |
·丙烯酰胺单体和聚合物概况 | 第13-16页 |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工艺 | 第18-19页 |
·丙烯酰胺的共聚 | 第18页 |
·丙烯酰胺的改性 | 第18-19页 |
·共聚和改性的工艺比较 | 第19页 |
·聚丙烯酰胺的展望 | 第19-20页 |
·木质素简述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32页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4页 |
·实验方案 | 第24-26页 |
·絮凝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絮凝剂的结构表征 | 第25-26页 |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 | 第26-30页 |
·热重-差热(TG-DTA)分析 | 第26页 |
·聚合物的特性粘数[η]的测定 | 第26-27页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聚合物溶解速度的测定 | 第28页 |
·聚合物电荷密度的测定 | 第28-30页 |
·聚合反应工艺的注意事项 | 第30页 |
·絮凝实验评价方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32-49页 |
·正交实验分析 | 第32-35页 |
·接枝共聚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35-38页 |
·红外谱图分析 | 第35-37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7-38页 |
·接枝共聚产物的性能测定 | 第38-42页 |
·热重-差热(TG-DTA)分析 | 第38-41页 |
·共聚产物的特性粘数[η]的测定 | 第41页 |
·共聚产物固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共聚产物电荷密度的测定 | 第42页 |
·水溶液聚合的各种条件的确定 | 第42-49页 |
·引发剂种类和引发剂浓度的确定 | 第42-44页 |
·丙烯酰胺单体用量的确定 | 第44-46页 |
·单体摩尔比的确定 | 第46-47页 |
·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的确定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应用 | 第49-63页 |
·絮凝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49-56页 |
·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49-54页 |
·水体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搅拌强度和时间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各种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性能比较 | 第56-57页 |
·各种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测试 | 第57-61页 |
·接枝共聚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测试 | 第57-58页 |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的絮凝效果测试 | 第58-60页 |
·丙烯酰胺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测定 | 第60-61页 |
·各种絮凝剂处理废水效果的比较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6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最佳的制备条件 | 第63页 |
·产物的结构 | 第63页 |
·聚合影响因素 | 第63页 |
·絮凝性能应用 | 第63-64页 |
·同类产品比较 | 第64页 |
·本文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64-66页 |
·聚合时出现的异状 | 第64页 |
·聚合度的提高 | 第64页 |
·产物分子量的分布 | 第64-65页 |
·扩大生产的研究 | 第65页 |
·产品的优化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