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水质高光谱反演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二类水体与河口 | 第8页 |
| ·水质遥感 | 第8-17页 |
| ·生色成分与水质遥感 | 第9页 |
| ·水体与水质因子的光谱特性 | 第9-12页 |
| ·水质遥感算法 | 第12-13页 |
| ·水质因子遥感及其问题 | 第13-15页 |
| ·高光谱数据在水质遥感中应用的现状 | 第15-17页 |
| ·开展珠江河口水质遥感的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目的、内容与创新性 | 第18-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珠江口水质采样与水体高光谱测量 | 第20-40页 |
| ·珠江河口概况 | 第20-23页 |
| ·地理、气候、水动力 | 第20-22页 |
| ·经济发展与污染状况 | 第22-23页 |
| ·采样航次与站位 | 第23页 |
| ·水质采样与分析 | 第23-24页 |
| ·光谱测量 | 第24-27页 |
| ·测量仪器与性能 | 第24-25页 |
| ·水面法的现场光谱测量 | 第25-27页 |
| ·光谱处理 | 第27-29页 |
| ·光谱重采样 | 第27-28页 |
| ·导数光谱处理 | 第28-29页 |
| ·大气效应模拟 | 第29-39页 |
| ·MODTRAN | 第29-32页 |
| ·Modtran参数设置 | 第32-35页 |
| ·船基海面光谱测量的大气影响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珠江口水体水质及其高光谱特性 | 第40-72页 |
| ·珠江口水体水质数据 | 第40-55页 |
| ·珠江口水质分布特征 | 第40-42页 |
| ·珠江口水质分布 | 第42-55页 |
| ·珠江口水体光谱数据 | 第55-63页 |
| ·2003-01-25珠江口海域 | 第55-56页 |
| ·2004-01-05珠江口海域 | 第56-58页 |
| ·2004-05-18广州海域 | 第58-59页 |
| ·2006-05-23广州海域 | 第59-61页 |
| ·2006-08-21广州海域 | 第61-63页 |
| ·珠江口水体水质与光谱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71页 |
| ·叶绿素a,Chl-a | 第63-65页 |
| ·化学需氧量,COD | 第65-67页 |
| ·总悬浮物,TSM | 第67-68页 |
| ·溶解氧,DO | 第68页 |
| ·硝态氮,NO3-N | 第68-69页 |
| ·活性磷,PO4-P | 第69-70页 |
| ·浊度,Turbidity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关于高光谱几个问题的讨论 | 第72-100页 |
| ·菲涅耳效应的影响 | 第72-80页 |
| ·菲涅耳反射光对光谱形状的影响 | 第72-75页 |
| ·菲涅耳反射光对相关性的影响 | 第75-80页 |
| ·重采样方式及光谱分辨率的影响 | 第80-85页 |
| ·对光谱形状的影响 | 第80-83页 |
| ·对相关性的影响 | 第83-85页 |
| ·导数光谱的作用 | 第85-98页 |
| ·对天空光水面菲涅耳效应的去除 | 第85-90页 |
| ·对大气效应的去除 | 第90-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 第五章 基于导数光谱的珠江口水质反演 | 第100-116页 |
| ·叶绿素a反演 | 第100-104页 |
| ·化学需氧量反演 | 第104-106页 |
| ·总悬浮物反演 | 第106-109页 |
| ·溶解氧反演 | 第109-110页 |
| ·硝态氮反演 | 第110-112页 |
| ·活性磷反演 | 第112-113页 |
| ·浊度反演 | 第113-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6-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 附录 | 第126-142页 |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42-143页 |
| 致谢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