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管通道法培育烟草新品系(K809、MD801、BD804)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烟草育种研究 | 第9-13页 |
·品种在烟草生产中的作用 | 第9页 |
·品种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种质资源 | 第10页 |
·常规育种手段 | 第10-12页 |
·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花粉管通道法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23页 |
·花粉管通道法的发现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花粉管通道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法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花粉管通道法的特点 | 第20-22页 |
·遗传变异特点 | 第20-21页 |
·花粉管通道技术与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的比较 | 第21-22页 |
·花粉管通道法在烟草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进展 | 第22-23页 |
2.引言 | 第23-24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烟草实验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DNA导入方法 | 第24页 |
·抗性筛选 | 第24-25页 |
·优质烤烟新品系的转化与选育 | 第25-28页 |
·试验时间、地点 | 第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D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25-26页 |
·基因组DNA的导入 | 第26页 |
·转化后代的选育 | 第26页 |
·大田农艺性状及病害调查 | 第26页 |
·腺毛分泌物的测定方法 | 第26页 |
·腺毛密度测定 | 第26-27页 |
·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 第27页 |
·中性香味物质提取及定性定量分析 | 第27页 |
·单料烟的评吸方法 | 第27页 |
·RAPD检测 | 第27-28页 |
·药用植物对烟草的转化与选育 | 第2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DNA提取和导入 | 第28页 |
·转化体田间筛选 | 第28页 |
·RAPD分析 | 第28页 |
·药用成分分析 | 第28页 |
·相似率计算 | 第28-29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烟草实验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29-33页 |
·致死浓度选择 | 第29页 |
·导入体系确定 | 第29-33页 |
·导入时期 | 第30-32页 |
·导入浓度 | 第32页 |
·导入方法 | 第32-33页 |
·优质烤烟新品系的转化与选育 | 第33-37页 |
·总DNA导入K326后代筛选和田间鉴定 | 第33页 |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第33-34页 |
·腺毛密度和叶面分泌物含量比较 | 第34页 |
·化学成分及评吸 | 第34-36页 |
·烟叶常规化学分析 | 第34-35页 |
·香气成分分析 | 第35-36页 |
·评吸 | 第36页 |
·RAPD分子验证 | 第36-37页 |
·药用植物对烟草的转化与选育 | 第37-42页 |
·导入曼佗罗的转化后代TD801 | 第37-39页 |
·总DNA导入及变异后代的表型筛选 | 第37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37-39页 |
·RAPD检测 | 第39页 |
·导入薄荷的转化后代BD804 | 第39-42页 |
·农艺性状 | 第39-40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40页 |
·RAPD检测 | 第40-42页 |
5.讨论与结论 | 第42-46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烟草实验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42页 |
·优质烤烟新品系的转化与选育 | 第42-43页 |
·药用植物对烟草的转化与选育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英文摘要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