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度量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 | 第12-13页 |
第2章 构件的可复用技术 | 第13-24页 |
·软件复用定义 | 第13-14页 |
·软件复用分类 | 第14-15页 |
·软件复用的技术形式 | 第15-18页 |
·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因素 | 第18-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软件复用度量方法 | 第24-29页 |
·软件度量的发展过程 | 第24-25页 |
·软件度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5-26页 |
·软件复用度量 | 第26-28页 |
·软件复用度量的目的和要求 | 第26页 |
·软件复用度量的内容 | 第26-27页 |
·有关软件复用的度量准则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构件的质量和可复用度度量模型 | 第29-40页 |
·软件构件的度量 | 第29-31页 |
·构件度量的作用 | 第29页 |
·构件开发特点对其度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构件度量的内容 | 第30-31页 |
·构件的质量与可复用性 | 第31-36页 |
·软件的质量模型 | 第31-32页 |
·构件的质量模型 | 第32-34页 |
·构件的可复用性和构件质量模型的关系 | 第34-36页 |
·构件质量和可复用度度量模型 | 第36-39页 |
·构件的可复用度度量模型 | 第36-38页 |
·构件的质量度量模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打印构件的复用性检验 | 第40-44页 |
·打印构件的可复用性检验 | 第40-41页 |
·构件的提取 | 第40页 |
·打印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 | 第40-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页 |
·复用效果对复用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根据构件的规格匹配结果进行调整 | 第42页 |
·根据匹配构件使用后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 | 第42-43页 |
·对本度量模型的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