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水泥混凝土及其耐久性 | 第13-14页 |
·水泥基材料水化物结构与水分传输 | 第14-15页 |
·水分传输的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饱和流传输—水渗透性的研究 | 第15-18页 |
·渗透性定义及测试方法 | 第15-16页 |
·以渗透性评价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的局限性 | 第16-18页 |
·非饱和流传输 | 第18-23页 |
·毛细吸收系数 | 第18-20页 |
·水分扩散性系数 | 第20-22页 |
·水蒸气透过性-透湿性 | 第22页 |
·水吸附特性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 | 第24-25页 |
第2章 多孔介质中的水分传输 | 第25-35页 |
·饱和多孔介质内水分传输 | 第26页 |
·非饱和多孔介质内水分传输 | 第26-31页 |
·非饱和流液相传输 | 第28页 |
·非饱和流气相传输 | 第28-30页 |
·总的非饱和水分传输 | 第30-31页 |
·养护制度的选择 | 第31-34页 |
·实验方案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气相通过水泥基材料的传输 | 第35-68页 |
·干湿杯法研究水分气相传输 | 第35-41页 |
·配合比选择及样品制备 | 第35-37页 |
·实验过程设计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液相接触源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气相接触源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水蒸气吸附法研究水分传输 | 第41-61页 |
·SGA100对称性气体吸附仪简介 | 第41-43页 |
·水蒸气吸附曲线求解扩散系数 | 第43-44页 |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61页 |
·扩散系数与湿度的关系 | 第45-52页 |
·材料的持水能力及材料与水分的相互作用 | 第52-57页 |
·吸附曲线计算孔结构分布 | 第57-61页 |
·吸附法研究极低湿度条件下水泥基材料的碳化过程 | 第61-66页 |
·实验设计与测试方法 | 第61-62页 |
·试样比表面积的计算 | 第62-6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水泥基材料的非饱和液相传输 | 第68-103页 |
·毛细吸收与水分扩散性系数推导 | 第68-71页 |
·毛细吸收系数的推导及测试方法 | 第68-70页 |
·水分扩散性系数及测试 | 第70-71页 |
·毛细吸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 第71-83页 |
·材料设计 | 第71-73页 |
·毛细吸收基本测试过程 | 第73-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3页 |
·试样长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试样表面处理的影响 | 第75-76页 |
·水灰比、水泥用量及龄期的影响 | 第76-79页 |
·粉煤灰的影响 | 第79-82页 |
·盐溶液对毛细吸收的影响 | 第82-83页 |
·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水分传输研究 | 第83-85页 |
·毛细吸收中的气液相传输研究 | 第85-90页 |
·毛细吸水总量随时间变化的异常性 | 第85-86页 |
·理论上方程的修正 | 第86-87页 |
·试样制备及实验 | 第87-8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0页 |
·水泥基材料水分扩散性传输研究 | 第90-101页 |
·"传统"切片称重法的研究 | 第90-94页 |
·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第91页 |
·测试方法 | 第91-9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2-94页 |
·改进的切片称重法 | 第94-97页 |
·不同材料水分扩散性传输的研究 | 第97-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5章 水泥基材料内水分传输过程的电性能表征 | 第103-141页 |
·电性能测试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简述 | 第103-106页 |
·水泥基材料水化过程中的电性能变化 | 第103-104页 |
·渗透性、扩散性等与电性能的关系 | 第104页 |
·水分含量与电性能的关系 | 第104-105页 |
·混凝土电性能的其他研究 | 第105-106页 |
·电极、测试方法的选择及初步试验 | 第106-119页 |
·片状电极测试水分传输初探 | 第106-113页 |
·实验设计 | 第106-10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7-113页 |
·针状电极对的选择和测试方法初探 | 第113-119页 |
·外加电场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电性能定量化测试水分传输的研究 | 第119-123页 |
·材料制备及实验 | 第119-12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0-123页 |
·电性能随龄期的变化 | 第120-121页 |
·电测水分传输结果及传输系数的计算 | 第121-123页 |
·电性能辅助测试孔结构参数 | 第123-128页 |
·实验 | 第124-1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5-128页 |
·电性能测试法研究水泥基材料的力-流效应 | 第128-140页 |
·原料配比 | 第129页 |
·测试方法 | 第129-1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0-136页 |
·微波湿度测试结果 | 第130-132页 |
·电性能测试结果 | 第132-136页 |
·力-流效应与水化产物分布 | 第136-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第6章 工程实践 | 第141-154页 |
·界面湿处理对混凝土修补效果的影响研究及机理分析 | 第141-145页 |
·原材料与实验设计 | 第141-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2-145页 |
·利用温湿度变化监测高速公路路面健康状况 | 第145-152页 |
·传感器布置 | 第145-1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7-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4-157页 |
·结论 | 第154-156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