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钢铁产品市场价格机理及企业价格决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5-18页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第15页
     ·中国钢铁工业现状第15-17页
     ·未来国内钢材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第17-18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8-20页
     ·价格研究对钢铁行业的意义第18-20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8页
     ·关于价格理论第20-21页
     ·关于价格机理和模型第21-24页
     ·关于价格决策第24-26页
     ·关于钢铁行业价格研究第26-27页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第27-28页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28-29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2章 中国钢铁产品市场的回顾及主要特点分析第32-53页
   ·中国钢铁产品流通体制的演变第33-38页
     ·计划分配方式——1949到1957年第33-34页
     ·指令性计划分配调拨方式——1958年到1978年第34-36页
     ·逐步建立起流通体系——1979年到1999年第36-38页
   ·市场化以来钢材产品市场变化的描述第38-46页
     ·振荡下滑阶段——1993年初到1994年底第38-40页
     ·低位徘徊运行阶段——1995年初到2002年底第40-42页
     ·振荡上升阶段——2002年初到2005年初第42-44页
     ·高位振荡盘整阶段——2005年二季度到现在第44-46页
   ·钢铁产品市场的主要特点分析第46-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中国钢铁产品市场价格数据的统计分析第53-68页
   ·钢铁产品市场价格指数的编制第53-57页
     ·编制产品价格指数的一般原理第53-54页
     ·确定产品样本和权重第54-55页
     ·钢材价格指数的计算第55-57页
   ·价格指数统计分析第57-60页
     ·周期性和随机性分析第57页
     ·平稳性和趋势性分析第57-59页
     ·其它统计性和正态性分析第59-60页
   ·钢材价格指数的频域分析第60-67页
     ·傅里叶(Fourier)变换原理简述第61-62页
     ·钢材价格指数傅里叶变换第62-63页
     ·价格指数频谱分析第63-67页
   ·几个重要的结论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中国钢铁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分析第68-92页
   ·场效应价值价格理论的构建第68-71页
     ·价值内涵的延伸第68-70页
     ·场效应价值价格理论的具体内容第70-71页
   ·价值(成本)构成要素分析第71-76页
     ·活化劳动量第71-72页
     ·物化劳动量第72-74页
     ·能化劳动量第74-75页
     ·科学技术(文化)第75-76页
   ·下游行业需求因素分析第76-79页
   ·宏观经济结构因素分析第79-82页
   ·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分析第82-86页
     ·货币政策第82-84页
     ·财政政策第84-86页
   ·市场主体行为因素分析第86-89页
     ·钢材流通商成为价格波动放大器第86-87页
     ·钢材厂商和经销商“合谋”行为的影响第87页
     ·现代信息资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第87-89页
   ·自然政治效应因素分析第89-91页
     ·政治因素第89-90页
     ·自然因素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中国钢铁产品市场价格机理分析及模型建立第92-122页
   ·钢铁产品市场价格运行波动机理理论分析第92-98页
     ·钢材市场价格运行变化机制和表现形式分析第92-93页
     ·从均衡价格论分析钢材市场价格机理第93-96页
     ·用系统论方法分析钢材市场价格机理第96-98页
   ·钢材价格的静态结构模型分析第98-105页
     ·基于表观消费量的静态结构模型第98-100页
     ·基于上下游产业的静态结构模型第100-103页
     ·基于宏观经济环境的静态结构模型第103-105页
   ·ARIMA动态时序模型分析第105-112页
     ·ARIMA模型的理论第105-107页
     ·钢材市场ARIMA模型的建立第107-112页
   ·钢铁产品市场价格运行的组合模型分析第112-115页
   ·政策影响的干预模型分析第115-121页
     ·干预分析模型的理论第116-117页
     ·宏观调控及对钢材市场的影响第117-119页
     ·干预分析模型的识别与参数估计第119-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中国重点钢铁品种市场价格模型实证分析第122-149页
   ·市场结构的分析方法及判断指标的选择第122-125页
     ·指标的选择第122-123页
     ·市场结构与价格机制的分析第123-125页
   ·中国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分析第125-126页
   ·冷轧产品市场结构判断和价格模型第126-131页
     ·市场结构的判断第126-127页
     ·价格模型的建立第127-131页
   ·热轧产品市场结构判断和价格模型第131-136页
     ·市场结构的判断第131-132页
     ·价格模型的建立第132-136页
   ·线材产品市场结构判断和价格模型第136-142页
     ·市场结构的判断第136-138页
     ·价格模型的建立第138-142页
   ·价格模型应用于W公司钢材市场行情监测第142-148页
     ·基于ARIMA模型的市场监测系统应用结果分析第142-145页
     ·经济效益测算第145-147页
     ·结论及评价第147-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7章 中国钢铁企业价格决策的途径和方法第149-184页
   ·钢铁产品市场价格的预测第150-152页
   ·钢铁行业总体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第152-158页
     ·分析的总思路第152-154页
     ·钢铁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第154-157页
     ·宏观环境分析第157-158页
   ·钢铁行业竞争对手分析第158-165页
     ·划分战略集团第158-159页
     ·钢铁企业非价格竞争行为分析第159-162页
     ·钢铁企业价格竞争行为分析第162-165页
   ·调价方案的形成及风险分析第165-177页
     ·调价方案的形成方法第166-168页
     ·价格方案决策第168-174页
     ·调价方案背后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分析第174-177页
   ·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W钢铁公司价格管理模式第177-183页
     ·W钢铁公司定价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第177-178页
     ·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价格管理模式第178-183页
 本章小结第183-184页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84-18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4-185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第185-186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186-187页
 本章小结第187-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194页
致谢第194-195页
附录一: 作者近几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95-196页
附录二: 作者近几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欺诈行为的法律分野
下一篇: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抑制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