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第四节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一、三网融合 | 第16-17页 |
二、制播分离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基于三网融合的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 | 第18-29页 |
第一节 三网融合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必然之路 | 第18-23页 |
一、三网融合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 第18-20页 |
二、我国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 | 第20-21页 |
三、我国三网融合的理论条件 | 第21-22页 |
四、我国三网融合的高级阶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体制管理改革 | 第23-26页 |
一、体制劣势 | 第23-25页 |
二、政策优势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内容方面: 质量不高,互动性差 | 第26-28页 |
一、内容生产受到冲击 | 第26-27页 |
二、内容互动性缺陷 | 第27-28页 |
三、内容创新严重缺乏 | 第28页 |
第四节 人才方面:人才短缺,职位饱和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三网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发展体制、管理改革 | 第29-37页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29-32页 |
一、加快落实三网融合的细则 | 第30页 |
二、去行政化,利用好政策的领导和扶持 | 第30-32页 |
第二节 管理改革:制播分离企业化管理 | 第32-34页 |
一、我国制播分离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二、我国制播分离未来走向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大力发展电视新业务 | 第34-37页 |
一、以广电网为主导的数字互动电视业务模式 | 第35-36页 |
二、以电信网为主导的IPTV 业务模式 | 第36页 |
三、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手机电视业务模式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三网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发展制胜法宝:内容为王 | 第37-44页 |
第一节 终端、内容谁为王 | 第37-40页 |
第二节 三网融合环境下广电内容生产受到冲击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广电内容的生产路径 | 第41-43页 |
一、加大自有版权内容生产 | 第41-42页 |
二、研究受众需求 | 第42-43页 |
第四节 版权保护的创新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三网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竞争之根本:人才培养 | 第44-51页 |
第一节 现阶段电视媒体人力资源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一、广播电视管理人才缺陷 | 第44-45页 |
三、应对三网融合的挑战,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三网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对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 第46-48页 |
一、人才综合素质高 | 第46-47页 |
二、人才应变能力强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应对三网融合电视媒体怎样培养合格的人才 | 第48-51页 |
一、培养方式 | 第48-49页 |
二、进一步探索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注释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