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光合特性的遗传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5页 |
·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第12-17页 |
·光合能力 | 第12-15页 |
·光合面积 | 第15-16页 |
·光合时间 | 第16页 |
·物质消耗 | 第16-17页 |
·经济系数 | 第17页 |
·影响玉米光合特性的因素 | 第17-21页 |
·内部因素 | 第17-19页 |
·生态环境 | 第19-21页 |
·玉米品种光合特性的演化 | 第21-23页 |
·光能利用效率 | 第21-22页 |
·光合效率 | 第22页 |
·光合有效期 | 第22-23页 |
·玉米光合性状的遗传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供试材料与田间种植 | 第25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5-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72页 |
·光合性状的方差分析 | 第29-35页 |
·光合速率的方差分析 | 第29-31页 |
·叶绿素含量的方差分析 | 第31-33页 |
·气孔面积的方差分析 | 第33-35页 |
·玉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第35-57页 |
·光合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 第35-42页 |
·2 叶绿素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 第42-50页 |
·气孔面积的配合力分析 | 第50-57页 |
·玉米光合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第57-69页 |
·光合速率的遗传参数分析 | 第58-62页 |
·叶绿素含量的Hayman 显著性检验 | 第62-65页 |
·气孔面积的遗传参数分析 | 第65-69页 |
·玉米光合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69-72页 |
·不同生育期不同叶位光合性状的相关 | 第69-71页 |
·亲子光合性状的相关 | 第71-72页 |
4. 讨论 | 第72-76页 |
·光合速率的遗传 | 第73-74页 |
·叶绿素含量的遗传 | 第74-75页 |
·气孔面积的遗传 | 第75页 |
·今后应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 第75-76页 |
5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9页 |
附录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