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7页
   ·燃料电池概述第8页
   ·二甲醚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第8-9页
   ·二甲醚电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二甲醚电催化氧化机理的研究第9-11页
     ·二甲醚电催化氧化研究中的测试方法第11页
   ·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第11-12页
   ·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DDFC中应用的催化剂第12-13页
     ·DDFC中应用的固体电解质第13页
     ·DDFC的测试条件及性能第13-14页
   ·膜电极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膜电极的制备第14-15页
     ·膜电极的结构优化第15页
   ·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本论文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二甲醚的电催化氧化第17-36页
   ·引言第17页
   ·实验部分第17-21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7-18页
     ·多孔微电极(PME)制备第18-19页
     ·铂电极面积计算第19-20页
     ·Pt-Ru电极面积计算第20页
     ·循环伏安扫描实验第20页
     ·溶出伏安曲线实验第20-21页
     ·计时电流实验第21页
   ·结果与讨论第21-34页
     ·多孔微电极(PME)在H_2SO_4溶液中的性能考察第21-22页
     ·二甲醚在Pt black PME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第22-23页
     ·二甲醚在Pt-Ru black PME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第23-24页
     ·二甲醚在两种催化剂上循环伏安曲线比较第24-27页
     ·二甲醚在多孔微电极(PME)上的溶出实验第27-31页
     ·温度对两种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1-34页
     ·两种催化剂的计时电流曲线比较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膜电极的制备与性能优化第36-53页
   ·引言第36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6-38页
     ·实验材料第36-37页
     ·实验仪器第37-38页
   ·膜电极制备第38-39页
     ·Nafion膜的预处理第38页
     ·扩散层的制备第38页
     ·催化剂层的制备第38-39页
   ·电池交流阻抗测试第39-40页
     ·测试原理及方法第39-40页
     ·电池内阻的测定第40页
   ·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第40-42页
     ·测试系统的设计制造第40-41页
     ·测试系统参数计算第41-42页
   ·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第42-43页
     ·单电池的组装第42-43页
     ·单电池性能测试条件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膜电极表面微观结构比较第43-46页
     ·热压条件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密封支撑材料的选择第48-50页
     ·阳极催化层Nafion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制备工艺膜电极性能比较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第53-61页
   ·实验部分第53-54页
     ·膜电极电化学性质测试第53页
     ·膜电极活化第53页
     ·二甲醚燃料电池测试条件第53-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0页
     ·甲醇活化法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4-56页
     ·阳极进料方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阳极催化剂载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阴极氧气压力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沂特色烤烟品种筛选及其布局研究
下一篇:中草药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及固定化PSB脱氮除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