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土星拟威尔酵母WC91-2菌株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敲除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 嗜杀酵母及嗜杀因子的简介第12-21页
   ·自然界的嗜杀现象及嗜杀酵母第12-16页
     ·海洋致病酵母第12-13页
     ·嗜杀酵母的发现第13页
     ·嗜杀酵母的分类第13-14页
     ·海洋环境中的嗜杀酵母第14-16页
   ·嗜杀因子第16-19页
     ·嗜杀因子的性质第16-17页
     ·嗜杀因子的产生条件第17页
     ·嗜杀因子的作用机制第17-18页
     ·嗜杀因子的检测方法第18-19页
   ·嗜杀酵母和嗜杀因子的应用第19-21页
     ·嗜杀酵母及嗜杀因子的应用前景第19-21页
 2 β-1,3-葡聚糖酶与嗜杀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讨论第21-24页
 3 基因敲除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第24-28页
   ·基因敲除技术的概述第24页
   ·基因敲除的常用技术第24-27页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进行敲除第24-26页
     ·RNAi—双链RNA 引起的基因敲除第26-27页
     ·利用随机插入突变的技术进行敲除第27页
   ·基因敲除技术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第27-28页
     ·研究生物个体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第27页
     ·改良工业生产菌株第27-28页
     ·提高微生物菌株产物浓度第28页
   ·基因敲除技术存在的问题第28页
 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土星拟威尔酵母W saturnus WC91-2菌株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敲除第30-56页
 0 前言第30-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4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2-55页
   ·敲除载体pMD19-WsEXG1-Zeocin 的构建第42-45页
   ·转化及阳性转化子的筛选第45-47页
   ·野生型菌株和敲除菌株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比较第47页
   ·野生型菌株和敲除菌株嗜杀活性的比较第47-48页
   ·WC91-2-A 菌株产生子囊孢子第48-55页
     ·子囊孢子的培养和产生第48-49页
     ·子囊孢子的释放和萌发第49-50页
     ·野生型菌株和子囊孢子萌发后菌株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比较第50-51页
     ·敲除菌株WC91-2-2 插入Zeocin 基因的验证第51-52页
     ·WC91-2 菌株与WC91-2-2 菌株嗜杀活性的比较第52-53页
     ·WC91-2 菌株与WC91-2-2 菌株细胞生长情况的比较第53-55页
 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嗜杀酵母敲除菌株产嗜杀因子摇瓶条件的优化第56-66页
 0 前言第56-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不同碳源及其浓度对嗜杀因子产量的影响第59-60页
   ·不同氮源及其浓度对嗜杀因子产量的影响第60-61页
   ·不同盐浓度对嗜杀因子产量的影响第61页
   ·培养基初始PH 值对嗜杀因子产量的影响第61-62页
   ·不同培养温度对嗜杀因子产量的影响第62页
   ·不同转速对嗜杀因子产量的影响第62-63页
   ·优化培养基和初始培养基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嗜杀因子产量的比较第63-65页
 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嗜杀酵母敲除菌株发酵生产嗜杀因子的研究第66-71页
 0 前言第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67-70页
   ·发酵培养过程中的细胞生长曲线第67-68页
   ·发酵培养过程中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第68-69页
   ·发酵培养过程中嗜杀因子活性的变化第69-70页
   ·发酵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还原糖总量的变化第70页
 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论文的创新点与展望第71-73页
 1 论文总结第71-72页
 2 论文创新点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附录:英文缩写符号及其中英文名称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个人简历第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雌性特异Fosmid片段的筛选与FISH定位
下一篇:3株新菌的分类鉴定及新型耐热琼胶酶基因的克隆表达